明末清初,在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一批个性鲜明的女画家群体,尤其是在风景秀美、富庶一方的江南地区,形成了独具魅力、蔚为大观的女画家群体。如文征明的玄孙女文俶,是吴门画派的重要传人;擅长墨笔山水、花鸟的李因,徐沁在《明画录》中对她赞誉有加:“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益佳,此闺阁而得士气者”;“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妻子方婉仪亦是画中高手,夫妇经常临池作画,琴瑟相接,诗词唱和,在文人中传为佳话;还有“秦淮八艳”中“以诗画擅名”的马湘兰、“白描花卉秀雅绝伦”的柳如是、“下笔迅扫,各具意态”的寇白门、“能度曲,善画兰”的薛素素、“工墨兰,独出己意,不袭前人法”的顾横波、“一枝婀娜,香气满枝”的卞玉京等名驰一时的才艺名伎,都是才情横溢、享誉四方的女画家,为中国画坛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身世坎坷、出家为尼的吴琪诗画俱佳,兰质蕙心,亦是一位才情溢于画外的画坛才女。
吴琪,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明崇祯至清顺治前后。字蕊心,一字叶仙,号佛眉,吴县(今苏州)人。父为孝廉,书香门第的熏陶,让吴琪自小就吟诗作画,才情横溢。诗词有《锁香庵词》、《比玉新声集》(与周菲卿合著)传世,画风飘逸,神韵天生。
图为吴琪所绘《溪头老树图》轴,纵89、横39厘米,墨笔,纸本。画面布局上虚下实,以平远构图,主要景物集中在中下部,高山远峰,近树浅溪,萧萧秋意集中于尺幅之间,疏朗开阔,繁简有致。只见上部远处山峰连绵,云蒸霞蔚;中部崇山峻岭,险陡雄奇;近处古木参天,溪流潺潺,柴门小院,茅舍轩开。一人对着竹篱庐舍的方向,正匆匆行走于小桥之上,似乎在急着赶赴庐舍主人的饮酒畅谈之约,与端坐于房中正凝视窗外等待的主人及候于小院柴门的小童形成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内在联系,充满了画面感。画心上方留白处有作者题识七绝二首:“溪头老树不知名,根下丛芝种已成。几点石头顽似我,一条流水共忘情。林扉涧户霭苍苍,倍觉空山白日长。千尺长松书万卷,数峰云冷一垆香。佛眉精舍。”诗句紧扣画意,既有画面景物的描述,亦有作者的自我感怀。书法隶行结合,左低右高,灵秀雅逸,与画境相得益彰。
画幅左右两侧,有已故现代画竹名家王文农索啼长文题跋并加盖钤印,可见王文农对吴琪及其作品的推崇。跋文字体右行草左隶书,雅致脱俗,字里行间,介绍了吴琪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生而颖悟,髫龄工诗,及笄而能文章,尤精绘事”,寥寥十余字,对吴琪推崇备至,赞誉有加。吴琪能诗善画,少女时即名声远扬,“求其片纸者日相望于归后”。后与管予嘉成亲,夫唱妇随,尽享鱼水之乐。当其夫君进入军伍时,曾写诗赠别,诗曰:“雪意满芳洲,屏山引去舟。霜花吹客梦,笳月起边愁。万里从军急,孤身倚剑游。家园落日里,莫上最高楼。”管予嘉因连坐死于狱中,家道中落的吴琪以设帐授徒为生,后遂削发为尼,皈依空门,法名上鉴,号辉宗。王文农题跋中所提到的吴江周飞卿名周琼,因夫遭人诬陷入狱,后出家,法号性道人,与吴琪诗词唱和,友情甚笃,合著《比玉新声集》。周曾赠诗吴琪:“一身漂泊御风游,岭上闲云水上鸥。锦字怕随江雁断,诗魂还逐晓莺流。野塘孤棹黄花晚,香谷寒窗杂树秋。只恐重来仙路迥,烟迷露阻武陵舟。”
这幅画墨意雅致,苍秀简远,墨色浓淡并用,干笔焦墨皴擦点染,脉络清晰,使画面疏爽隽逸,疏密融合,意境幽深,既有女子的轻灵秀逸,又有男子的浑厚沉雄。章法平整,结构谨严,景物繁而不乱,树木挺拔,枝干虬曲,笔力劲健疏放。人物比例极小但神态生动,意趣横生。山势掩映,古树疏篱,溪水潺缓,小桥人家,意境萧散简远,幽静空旷间,浓浓秋色已跃然画端,有元代画家倪瓒笔意。作者以山间隐者自比,以桥上行人作为同道中人,寄托了出家之人不问世事、只愿过着“千尺长松书万卷,数峰云冷一垆香”日子的隐者心境,既有闺阁女画家优雅闲适的意趣,亦是作者回首坎坷遭遇、渴望遁迹山林的避俗就隐生活的自我写照。作品立意高雅,诗、书、画完美融合于一体,展示了作者不俗的艺术功力,王文农赞誉此画为“不易得之精品也”,实堪当之!
“元生——珊瑚 海生双个展”在艺术粮仓开幕
壹美美术馆国庆专题展启幕,15位艺术家共诠“初心之美”
体育烟标漫谈
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境象
见证云南土司作乱的滇版隆武通宝
用艺术表达善意 妙相·梵音——卫星、若楠艺术展开幕(组图)
汉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在西安汉阳陵开幕
“百年上海设计展”,以设计讲述城市历史和时代审美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将专设为西安经济学院
紫砂器美在何处?
晚清民国时期赏心悦目的嫁妆瓷
“玉出红山”展国博开幕
烟标上的花中“四君子”
回溯:丁文卿个展亮相上海索美M50画廊(组图)
和田玉的养护
“司勋旧曹·元和下士”印溯源
灵璧彩石赏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寿字菊瓣盘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中国·最美农民”书画邀请展隆重开幕(组图)
我收藏的四枚国庆纪念章
故宫六百年鉴赏|“桂彩中秋特地圆”,名迹里的皎月之美
故宫特展带你穿越紫禁城600年变迁
红军铜帽徽
复建派与废墟派争论中的圆明园保护在小心探索(组图)
《康熙南巡图》 了解下
叶永青抄袭事件一年后 法院公告要求其出庭(组图)
紫砂壶上常被误解的那些痕迹
中国历代酒器之二十六:鸡首提梁盉
“一花一世界”国际当代女性艺术家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