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朝春德化窑送子观音像,明末清初,福建民俗博物馆藏
认识德化瓷的人都听说过何朝宗其人。何朝宗是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德化瓷工艺大师,福建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后所人。其吸收木刻与石雕的技法,所烧制的德化瓷人物塑像工艺精湛,精美绝伦,被称为“瓷圣”。

何朝春德化窑披坐观音像,明末清初,福建民俗博物馆藏
何朝宗这样的瓷艺大师出现绝非偶然。德化窑所在的德化县隶属泉州,宋元时期泉州港因“海上丝绸之路”而繁盛,各国商人往来不断,多种文化宗教在此融合发展。明代时佛、道教更加盛行,相关题材的德化窑产品逐渐增多。
其次,明清时期福州、莆仙、闽南一带木雕、人物画和寺庙泥塑艺术的昌盛,为德化瓷的发展提供了养分。这些不同领域的匠人互相交流、借鉴与影响,德化瓷的人物塑像艺术也在此时达到顶峰。除何朝宗外,还涌现出何朝春、何朝水、张寿山、林朝景、陈伟、林学宗、许良西等一批瓷艺大师,其中何朝春也是何氏一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福建木雕被誉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在明清时期达到全盛。
据考证,何朝春是何朝宗的胞弟,又名楱潭,字来生,号振宗。其存世作品稀少。兄弟二人作品风格一脉相承,均以人物塑像见长,但各有特点。相较于何朝宗作品的大气饱满,立体感强,何朝春塑像作品线条优美,构思别致。虽造型整体感相对较弱,小巧精致的特色却略胜一筹,部分作品更为朴实写意。
近期在南越王宫博物馆举办的“瓷国明珠——福建德化瓷”展览,就展出有何朝春作品两件,分别是一尊送子观音像和一尊披坐观音像,题材均为明代常见的德化瓷佛教塑像,反映了当时人们宗教文化上的需求。
送子观音像头梳高髻,盘坐于洞岩之上,右手怀抱一童子,左手持如意。旁立一童子,双手合十,乖巧可爱;披坐观音像则披斗篷式袈裟,右手轻扶右膝,左手持经卷搭在右手,赤足半跏趺坐于坐蒲上。神情娴淑,姿态端庄。两件展品均制作精美,入目传神,尤其是送子观音像,如意璎珞与衣带等细节刻画复杂精细,这类器物成品率极低,体现了明代德化瓷艺术的较高水平。
八年级活动 参观与考察
七年级美术服装设计与展示
樱花教案
七年级活动 壁报的研究与设计
旋转舞台
笔墨的情趣
2016山西音乐舞蹈类统考成绩查询入口
人美版7年级14册《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2016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通知
手绘线描图像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多姿多彩的袋和包
我的故事教案
七年级美术灯与光
灯与光
七年级活动 尝试与评述
八年级活动 绘画的语言
壁报信息搜集与交流
西安培华学院2016年各省艺术类校考时间安排
单色版画
七年级美术笔墨的情趣
卡通文化
《新年音乐会》
对印的乐趣教案
雕塑自己的形象
走进美术
洛阳师范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卡通文化
七年级美术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