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语】又是一年春来到,鹊声竹韵报平安。时至今日,被人们广泛喜爱的画竹该怎么创作,大家都在探索之中。画家李人毅的做答方式是,对文人画竹的要义进行探索的同时,走进竹林进行写生。
走进竹林写生,到哪里去很重要。画竹师尊清人郑板桥,以诗书画合璧艺术形式,把中国的文人画之势推向了峰巅。以他为首的扬州八怪成为画坛久盛不衰的座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2015年,李人毅如愿以偿的来到扬州,进行了一次历时半年的采风,把画竹写生放到主要日程,并用配画诗记录了写生的感受,进行一次诗书画同修的文化之旅。
在中国的竹文化中郑板桥是座丰碑。也给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平台,后人就是站在这个平台上出发的。
向前贤学习,使李人毅的画竹有一个特点,即无诗不成画。尤其近年来他发表了许多诗书画合璧的艺术作品,歌颂了率真高尚的精神品格,崇尚着淡雅隽永的人文风骨,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促使李人毅画竹不断翻新还有第二种做法,就是观竹。在他的工作室内外绿竹成荫,在朝夕相处中他发现,竹的劲节挺直之外还有适应环境,随遇而安的习性。就这样。许多节直枝弯的竹影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在《平湖微澜》及《司晨闲栖图》中得以展现。
学习前人,又在写生中生发出新的语境,是他画竹的一个特点。
在这画展中,他创作的八幅作品,每幅配有禽鸟,其中《和平颂》,是通过画面和题诗,表现了对一个民族心性的礼赞。诗画相映,使画中的竹石与和平鸽有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性,凸显了国人的人性光辉。他在惠风彩雀图题诗中,则道出了静与动的况味:“正直虚心世所知,彩雀唱和平安诗。动有惠风吹青叶,静见冷月照露枝”。
我们寄希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先贤的文脉,彰显于当代。对于李人毅的诗画创作实践,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而李人毅从不以诗人自居,总是小心翼翼的探索着、前行者。他觉得能以古体诗叙事感怀,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他说道:“由于学养不够而不问津律诗、绝句,是为了给一个画家的诗画之旅,留得一方自由抒发的天地。”
《平湖微澜》

平湖微澜136cmX70cm2019年 李人毅
平湖微澜
李人毅作
南条北叶故枝间,翠竹冬影扫寒烟。
天鹅戏水双双过,平湖净空起微澜。

平湖微澜24cmX27cm李人毅

平湖微澜·展标
《灰鹊远望图》

灰鹊远望图136cmX70cm2019年
灰鹊远望图
李人毅作
萧萧丛竹下,延颈远望中,
白发系乡念,灰鹊伴画翁。

灰鹊远望图24cmX27cm 李人毅

灰鹊远望图·展标
《惊梦图》

惊梦图136cmX70cm2019年 李人毅
惊梦图
李人毅作
闲居难清静,苑林多逢迎。
横枝摇疏叶,枕上梦常惊。

惊梦图24cmX27cm李人毅

惊梦图·展标
《和平颂》

和平颂136cmX70cm2019年 李人毅
和平颂
李人毅作
抱节自成龙,何惧强来风。
贞根期永固,世代颂和平。

和平颂24cmX27cm李人毅

和平颂·展标
《筠舍垂阴图》

筠舍垂阴图136cmX70cm2019年 李人毅
筠舍垂阴图
李人毅作
寄食生涯恋画阆,筠舍垂阴覆晚芳。
栖凤潜鱼话沉浮,难得一闲解百忙。

筠舍垂阴图24cmX27cm李人毅

筠舍垂荫图·展标
《司晨闲栖图》

司晨闲栖图136cmX70cm2019年 李人毅作
司晨闲栖图
李人毅作
欲近晓天啼一声,风雨司晨伴禅行。
唤醒千古万代人,静极闲栖傍竹丛。

司晨闲栖图24cmX27cm李人毅

司晨闲栖图·展标
美育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
2004年下半学期美术学科教研计划
2003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美术教研组计划
初三美术特长生训练计划
美术教研工作计划
湖州龙泉小学2004学年第一学期技能组总结
大泊中心校美术教研组计划
艺术科组工作计划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美育工作总结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2007年新学期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美术教学计划(第四册)
第二学期水粉画兴趣小组总结
教学工作计划表(第10册)
2000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学计划(第二册)
年级第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幼儿园美术教学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美术教学改进计划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2012年度美术社团总结
海州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工作总结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2013年教师美术教学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