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镜,系古代用青铜铸造成的镜子。在玻璃镜子出现以前,古人都是用铜镜照脸。中国最早的铜镜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年代距今约4000年以前。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至清代以后才逐渐被玻璃镜子取代。由于古代铜镜制作工艺高超,形制多种多样,是集诗、书、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历代人们青睐。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其铜镜铸造业可谓空前发展。不仅铸造数量剧增,而且品种繁多,工艺水平大为提高,特别是其纹饰技术更是别具一格,完全摆脱了以前图案、纹饰拘谨拙朴的风格。其造型多样,质地优良,制作精细,题材广泛生动,纹饰丰富多彩,具有浓郁而又淳厚的生活气息。
这里介绍的一面唐代打马球纹饰铜镜(见图),就充分而又生动地证实了这一点。该镜系1983年安徽怀宁县境内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现由该县博物馆收藏。前些年经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镜子直径19.5、缘厚1厘米,呈八出菱花形。质地青铜,呈金黄色,晶莹锃亮,可以照人。半球形钮,圆钮座。镜面微凸,背面凸显连弧纹一周,分为两区,外区为饰花蝶纹,内区为一项体育运动——打马球浮雕式图案,有四位骑士驾驭奔马抡击二球,其间饰有花草、山峰等纹饰。一马四蹄腾空,骑士高举球杖,奋力夺球;一马前蹄腾空,后蹄着地,骑士肩荷球杖伺机击球;一马前蹄着地,后蹄腾空,骑士持杖身向前斜,似欲抢球;一马似紧勒缰绳,马儿昂首嘶鸣,骑士侧身向后用杖勾球。整个画面表现出打马球比赛的生动活泼而又激烈的场面,该铜镜堪称唐代铜镜苑里的一朵奇葩。
打马球纹镜是以打马球纹饰为装饰图案,镜名因此而得。据考,我国球类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云:“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诗人白居易诗云:“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这些充分说明在我国唐代就已开始有球类运动了,而且人们对其热爱程度很高,也很普遍。打马球,是古人骑在马上击球、追球的一种运动,那时球的直径约8.5厘米,重150克左右,一般用藤或竹竿制成,球面涂以白漆。比赛分为两队,运动员用曲棍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多者为胜,亦称“打球”“击球”。
总之,从这面唐代打马球纹镜上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
好朋友
花儿朵朵(一)
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表格式教案(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美版)
2014年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
水墨画树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新人美版)
2013年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32课时人教版)
标志教案
留住秋天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2013年小学美术第十册全册教案(苏少版)
纸盒之城教案
二年级第四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1
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湘版)
神奇的瓦楞纸
会变的花、树、叶
玉石文化(一)
虫虫虫(一)
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动物朋友(一)
三年级美术第六册全册教案(岭南版)
树上树下(一)
图形拼接教案
动物朋友(二)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汇总(浙美版)
三原色 三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