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怀里揣着连环画度过的。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连环画是那个年代孩子们唯一的课外读物。我看过的第一本连环画,叫什么名字,早已想不起来了;我买的许多连环画,也大多散失了。但是,有这样一部在我手里传阅了四十多年、仍保存完好的连环画,那就是《江姐》。《江姐》连环画(见图)为60开本,分上、下两集,1964年9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林扬改编,著名画家杜显清绘制。江姐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可真是没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长篇巨著《红岩》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江姐的形象无疑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小时候看《江姐》连环画,其实并不完全懂得书中表达的意义,但少年崇尚英雄的心理让我对书中的英雄十分敬佩。尤其是看到江姐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十个手指都被钉满了长长的竹签,依然意志坚定,只字不吐,我的敬仰之情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或许是从江姐的形象开始,我从许多红色经典连环画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中逐步认识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也渐渐知道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仰是多么不容易,但又是多么让人神往和自豪的事情。同时也从江姐开始,我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认识到“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前些日子从有关媒体上获悉,近年来老版本的连环画已大大升值了。这套《江姐》连环画如今价值几何,我不知道,不过无论价值怎样变化,这本陪伴我四十余年、每每翻阅研读时总能感受到的精神激励,让它已经无法用金钱衡量,我将永久保存下去。
刘庆柱:古城墙保护与利用应慎之又慎
许鸿飞:把胖女人带回家
别让自己的文化在博物馆里老去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
范美俊:王羲之不是书法家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组图)
江湖画家惯用九大招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元元:绘画以数字的重复来过滤情感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图)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组图)
洪惠镇:中国画的现代语境与传统继承
郭浩满:中国艺术品还处在银铜时代
从江湖看现代中国艺术的生成机制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公众为何会认为故宫有宫无宝
天美学生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
德国完胜:不仅是足球还有当代艺术
享受艺术过目即拥有
阿布拉莫维奇: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行为艺术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
朱顺龙:壶中见茶史
黄宾虹对创作有何追求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
中国玉雕创作所展现的意境内蕴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组图)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杨佴旻的水墨画创作:坚持理想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