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流传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在论及名家书画收藏时,都说一定要收藏名家书画的精品和代表作。
在笔者看来,这样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书画收藏特别是通过拍卖会来购藏,当然以名家书画精品和不同时期代表作为目标是正确的,但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决定了不能让所有书画收藏者都以此为名家书画收藏的唯一准则,否则就会出现“真精”不够“假好”(高仿)来凑的结果,特别是刚进入这个领域的跟风投机者和初入道的书画爱好者,往往忽视真伪之辨,注重浮在表面的精彩与否,这种例子现在是很多的。
再者,一位书画名家一生创作的作品能有多少,精品又只能占多少?何况精品和代表作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一生各方面的修养和水准,再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如同宋、元书画名家的只字片纸流传至今也成宝贝一样,因此非精品和代表作的名家书画真品也有它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一般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不超过一位书画名家一生所创作作品的1%—2%(指成熟的创作精品,代表着不同时期其最高创作水平和最佳创作状态);不同时期精品一般只占全部作品的20%左右(指心手相应,笔精墨妙之作);普通作品要占40%左右(指商品画、赠画和练笔的创作作品);应酬作品要占35%左右(给钱少的商品画、不给钱的索画和笔会画,但这里面往往有些即兴发挥、颇具趣味、反映出不同于平常意趣的作品);本应是废品但也流入社会的有2%—3%左右(包括一些未完成的画稿及“纸篓画”),代笔画则归入了普通作品和应酬作品之中。当然这只是一种大约划分,并不绝对准确,因为不同画家一生创作量不一样,创作风格及方式不一样,对创作态度也不一样,无法有绝对标准义。
每个参与书画收藏的人,如能收藏到书画名家的代表作和精品当然最好。但对于庞大的书画收藏大军来说,从古至今能称书画大师、大家和名家者不过区区百人之作品则少得可怜,能算代表作和精品者则更少。因此在收藏理念上就应以先辨真伪,再定优劣,后根据自己喜好(没有兴趣喜好就谈不上是收藏,只是投资或投机)和所拥有的能力来定收藏哪一类藏品。那些见诸画史、能传名后世的书画大师、大家和名家来说,其普通作品乃至应酬作品也应是艺术遗产,也有它作为艺术品存在的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所以在辨清真伪的前提下,恰当地收藏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就应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
冯远画展将于4月28日—5月14日开幕
孟刚画展在中国画都潍坊开展
汪涛画展开幕
“‘视觉中的风景’于会见油画展”郑州开展
张惺一画展将在宁举办
临潼第二届农民书画展27日启幕
陈仕彬书画展在京大道堂艺术馆展出
第六届广东省版画展在东莞展出
淋漓尽致 清新愉悦 赵明水彩画展开幕
“寻迹”阎敏版画展,呈现自在圆满的精神世界
“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书画展举行
马斌画展将举办
“江左风韵”书画展在琼展出
“中韩当代艺术文化交流”书画展举行
“泼彩天山”国画展五一免费揖客
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将在宁开幕
五泉山万源阁举办钱舜举国画展
三月街来图书馆看“非遗”书画展
重庆市女子书画展5月1日开展
范治斌画展南宁开展
时装设计师张肇达水墨画展在京举办
一家三代办书画展 共展出百余幅作品
拥抱蓝色海疆”海洋画展首博开展
连泽强陶瓷书画展在广百举行
方骏中国画展开幕
陈建生画展将亮相苏州美术馆
韦远柏90华诞书画展开展
袁野画展亮相
江锦世书画展昨开幕
“人性与爱”油画展亮相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