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战国纽丝纹龙首玉佩
从前古玩行里有句行话叫“养眼”。
意思是通过对古物真品、精品长时间的反复观察,籍以培养起一种对古物真品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
同时还强调:真品养眼,赝品伤眼。
意思是如果经常置身于赝品假货当中,敏锐度和判断力势必会受到影响。
清乾隆碧玉活环耳高足盖盒
玉器鉴赏也是同样的道理。
且不说古代玉器的鉴定离不开长期的观察实践,就算现代玉器也是一样。
我们知道,古代玉器的鉴定要从料、工、型、纹、沁等几个方面综合判断;而现代玉器的选择则要从玉质、工艺、品相三个方面着手考量。
但是,很多爱玉朋友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那就是所有这一切技术方法,都必须要有“标准器”的基础概念来支撑。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标准器”作为参照,所有的一切技术方法都是空谈。
现代和田籽料雕枫叶挂坠
玉器的“标准器”是指同类玉器当中最具权威性且综合特征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
古代玉器的“标准器”以各大正规博物馆的馆藏古玉为主,而现代玉器“标准器”则以玉雕名家的精品佳作品为首选。
因为这些“标准器”无论文物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而这种对玉器“标准器”综合特征的长期观察、学习和总结,正是传说中的“养眼”。
清乾隆白玉薄胎刻诗文碗
据说民国年间,有一次清逊帝溥仪去别人家里做客。期间雅好收藏的主人拿出自己珍藏的古董给大家鉴赏,在众人啧啧称赞之际,唯独溥仪却深不以为然,瞧了瞧便皱起了眉头,并直截了当地表示这些东西是伪作的赝品。
举座哗然中大家半信半疑地问其原因,答曰:这类古物紫禁城中比比皆是,从小在皇宫大内见过太多,但你这些和皇宫中的不太一样。
后来经过鉴定,这些古董果然是赝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玉薄胎瓜瓣杯
这则秩事充分说明了“养眼”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即使不是刻意地学习研究,仅凭长期的耳濡目染也能培养出足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现代玉器的收藏也是同样的道理。许多爱玉朋友踏上玉路人生之初,往往由于缺乏对真品、精品特征概念的认识,因此在早期收藏中经常会产生一种“看什么都好”和“美丑不分”等判断力上的模糊。
所经常常钱没少花,收藏的却多是普品、次品甚至赝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洒金皮和田籽料
这样的收藏误区几乎每个初学者都曾经历过,而最有效的解决之道应当一方面端正心态,秉持“多看少买,宁缺勿滥”的收藏理念;
同时则应当尽可能多地“养眼”,利用一切机会去多观察、学习、总结真品精品的综合特征。
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不懂不丢人,不懂装懂才可悲。不懂就去学、去问,千万不要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学到本事是自己的,较之可以受用终身的经验学识,不耻下问才是最智慧的学习态度,也是提高收藏素质修养的必经之路。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西周凤鸟纹玉饰
在玉器收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个人审美能力的提升,其方式、方法同样属于“养眼”的范畴。
中国人对玉器之美的追求由来已久。
无论是商周两汉的贵族玉器,还是宋元明清的民间精品,中国玉器的身影基本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全部历程,其艺术成就和人文内涵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双龙首玉璜(局部)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完善自己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精彩玉器作品的审视和学习,不仅可以加深人对玉的了解,同时也是自身鉴赏能力的一种提高。
人类的审美能力属于认知能力的一种,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美的判断可以直接反应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每个人有不同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境遇,从而造就了各自审美角度的区别,对美的理解,代表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战国龙首玉带钩
综上所述,“养眼”这种鉴定素养的积累,正是古人通过长期实践,逐渐总结得出的智慧结晶。
“养眼”不仅是鉴赏水平快速提升的有效手段,同时还高度概括地阐述了现代鉴定学的基础原理。
即:无论何种深奥复杂的鉴定体系,其本质都可以简单归纳为两个字:比较。
即使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古瓷器“热释光分析法”,虽然其断代不需要标准器来进行参照,原理是通过古瓷器中矿物成份所含辐射能量的多少来进行年代测定,但年份辐射值的计量、设定和参照,说到底,还是属于“相对比较”的范畴。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西汉镶玉鎏金铜铺首
因此,在玉器收藏的过程中,热情之余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而对真品、精品玉器的“养眼”和学习,正是玉器收藏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
同时,对玉器艺术品鉴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本身也是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识和修养与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养眼”既完善了自身鉴赏能力,又提升了个人素养,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表里,这也是玉器收藏最终级的文化意义之所在。
80件珍稀家谱文献亮相山东省图书馆
浅议2000年第九版军用粮票的收藏价值
从哪些方面判断蓝宝石的品质?
钻石保养、钻石清洗专业指南
邮票上的好莱坞传奇
远古时代的青铜剑
赏“南昌”烟标 话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邮票中的红色财富 文字票的收藏投资
唐寅东海万年桃为谁所绘
明清老家具中常用的木材介绍
雍正皇帝《宴月旧作》诗轴赏赐留保考
中国历代文博人挥毫泼墨 135幅书画亮相山西
孙洪山水画作品展即将在南京美术馆开幕
中国古代漆器的分类与制作方法有哪些?
紫砂壶收藏为什么方壶比圆壶贵?
葡萄酒除了储存在酒窖里还能存在海底
庆祝中泰建交45周年图片展在曼谷开幕
留取丹心照汗青
岭南文化艺术馆开馆 百余件艺术精品亮相
磁州窑瓷枕残片说“空对金瓯”
“影像北京”全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作品征集
黑曜石放置在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白酒如何品才有味道?
和田玉收藏要有“凝脂”感
明末画僧担当禅师150余件书画山西展出
赤子丹心绘英魂
“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光的呼吸——鲍蓓新作展
“艺起守护 重启美好”南沙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
风雅之舟水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