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唐代彩绘踏鬼天王木俑
天王本是佛教中镇慑四方的护法神,多见于寺庙,作夸张的武士形象。不过古人相信灵魂不死,到冥间还会过同现实一样的生活,故常在墓中放置随葬品供死者使用;同时他们认为在阴间鬼怪横行,对死者构成威胁,为了驱邪避崇、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的灵魂不受侵犯、恐吓盗墓者,古人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包括天王俑在内的镇墓俑。
图2 北宋木雕天王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唐代彩绘踏鬼天王木俑”(图1),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216号墓出土,高86厘米。只见他身披盔甲,脚踏一只小鬼,浓眉倒立、双目圆瞪,左臂高高举起,仿佛正在怒斥着什么,动作和形象威风凛凛。他全身显现红、黄、白、绿、黑、紫等,色彩艳丽、斑斓如新。细看这位天王穿的是隋末唐初时期中原地区武将的服装,有甲胄、盘领、圆形绿色护镜,还有虎头披膊、齐膝战袍和红色的盔甲等,上面绘着牡丹花,甚至护镜、铠甲边缘以及长靴上还绘着鎏金边饰和花卉图案,使整个服装显得富丽堂皇。但他的头上没有戴战盔,而是把发髻梳到头顶,中间系了一根红带。耳朵后,有一双护耳,像羽翅一样高高竖起,非常特别。
虽说他穿了一身中原武将的服装,但是裤腿和袖口上,不经意间露出的却是漂亮的西域特色花纹。中原和西域文化元素汇集在这位天王身上,显得和谐而又自然。天王面部眉峰上扬、双眼暴突,血盆大口中露出两排雪白而锐利的牙齿,唇边飞扬的黑色胡须和粉紫色的面部肌肉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其右脚踏着的那只小鬼,头戴小红帽,五官清晰,表情有些惊慌失措,从神态、色彩和动作上看,更加凸显出天王的威严。这尊雕像采用了浮雕和圆雕结合的雕刻手法,流畅的刀法和线条,一丝不苟的纹饰,使此木俑的形象非常生动,从而显示出唐朝时期中国高超的木雕技艺。
定州市博物馆藏“北宋木雕天王像”(图2),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遗址塔基地宫出土,通高18.6、肩宽6.1厘米。其头束髻,戴发箍。面部前额凸起,双眉紧锁,怒目圆睁,正视前方,鼻梁隆起,双唇紧闭。颈筋绷出。胸腹袒露,腰系紧身箍带上挂于颈,右肩上耸,曲臂捉拳,右臂下垂,手托锏尾,锏身紧靠体侧,双臂上部着钏,腰束短裙,长带飘绕,双脚呈八字状站于木座之上。通身敷赭色,发际、须眉和睛目及裙边用黑彩,发箍、唇、臂钏、裙及锏涂朱。
静志寺塔基地宫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用于安葬静志寺自北魏以来历代废塔秘藏的舍利。其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方形。门为砖砌拱券式。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内容为梵王、帝释祭祀佛祖时的“天王像”“礼佛图”等画面。周围施砖砌斗拱。地宫门向南,上置一石雕歇山式屋顶。而此地出土的木雕天王像造型威武雄健,色彩鲜艳,不失为北宋初期木雕工艺品的代表作。
浙江省博物馆藏“北宋金漆木雕天王像”(图3),1966年浙江瑞安仙岩寺慧光塔出土,身高11.4、座高1.5厘米。天王周身披甲胄,所涂金粉已多处剥落。左手托珠,右手执剑,脚踏云座,充分表现了天王的武勇风度。
慧光塔在宋代称为仙岩寺塔,元代延祐年间始改为今名。塔作六面七层,每层三面有门。1966年底至1967年初,慧光塔发现了一批珍贵的佛经和宗教艺术品,共69件,除了三件为清康熙年间修塔时增入以外,其余都是北宋庆历三年(1043)以前的文物。而这件慧光塔内发现的木雕天王像,雕刻技法细腻玲珑,铠甲纹饰尚有唐代遗风,为我国民间雕塑工艺的杰作。
大美为真——十论大写意
贵州省2017年高考今年12月1日至15日报名
关于宁夏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美丽的眼睛绘画及摄影图片合集(组图)
闻香说古代的文人雅士
みっつば纯线稿手绘插画作品(组图)
速写巨匠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组图)
插画师Paul heaston的记录日常生活的速写作品(组图)
菲律宾插画师Kerby Rosanes的绘画本手绘插画欣赏(组图)
故宫三希堂前话乾隆
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
手绘插画作品 街头小绘(组图)
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北京通州发掘汉代古城 千余古墓纵贯战国至清(组图)
Stefan Zsaitsits 噩梦作品欣赏(组图)
钢笔画大师徐亚华精美写实美术作品欣赏(组图)
插画师Kim Il Kwang的女性人物插画线稿作品(组图)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6年河北省艺术专业录取线
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
专业插画师的手绘本是什么样的(组图)
鲁本斯作品欣赏(组图)
韩国场景插画第一人郑民燮最新线稿插画(组图)
插画师Ekaterina Khozatskaya的城市酒吧涂鸦绘本作品(组图)
Ian Rees 手绘铅笔动物插画(组图)
一代冬皇的身后沧桑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森林小动物及花草手绘插画(组图)
关于书画名流与宋帖
历史的摄影与摄影的历史
于小冬人物速写作品(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