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证明书(见图),是1950年11月16日我所在部队寄给我父亲的。编号优字第壹仟贰佰零柒号。填写的参军日期一九五零年十月六日,正是抗美援朝前夕。当时,华东军区三野九兵团二十六军奉命北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了抚顺等待中央军委下达入朝参战命令。为保密,将部队番号取名长江部队。当时我被编入二十六军后勤卫生部手术队任看护员(即证书上填写的后勤四小队)。
战争的残酷亲身经历,护理过的伤员不计其数,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前线送来的余排长,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战地记者报道称志愿军是中华优秀儿女——最可爱的人,鼓励着每一个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鲜血保家卫国。
1951年5月,回到山东曲阜二十六军后方留守处不久,我收到父亲写来的鼓励信。信中告诉我乡政府春节期间慰问军属,敲锣打鼓,送很多礼品,感到非常光荣。这份军属优待证父亲生前一直妥善保存着,它既承载着我青年时期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记忆,也是我父亲送子参军爱国精神的体现。
用作品传递理念
范美俊:危险的美术批评
如何保存收藏的书画
画家林墉:曾经的年轻艺术家偶像(图)
水天中:论格调(图)
刘小东:画画和生命过程一样是个熬字
变与不变的中国书法(图)
后现代崇高与中国当代水墨
2017年贵州艺术专业文化与专业划线办法
王春辰:什么是好的艺术
王建玉:关于水墨问题的几个方面
艺术展览之美与观众行为之劣
吴奇飞:艺术、学术、骗术——当前环境下的艺术入门知识
梅墨生:写生随谈(组图)
仕女画的新思考——谈王家训的人物画创作
画家冷军:改革开放题材值得深挖
如何面对上海消逝的文化记忆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组图)
从诸家对白蕉先生的评论说起(图)
刘兆平水墨绘画:在水墨生态中生发文化精神(组图)
葛玉君:尴尬的不是题跋!?
李放:书法高等教育背后的文化担当
观占山当代油画新作展随感
艺术考量:废物装置作品用行动质疑环境问题(图)
评议朱青生的漆山艺术行动:青山无辜
国风——中国油画语言历史演进的深化与再造(图)
蔡国强:给美术馆捣蛋给艺术史一点点推动力(组图)
2017年四川美术联考明日开考
毕加索骗局和艺术战争
专家谈禅修与绘画:辨其象 识其形 悟其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