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对于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为什么我国古代的很多画家多大器晚成或者晚年才得以功成名就呢?
其实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学养的积累过程了。很多时候,艺术创作发展并不是说能一蹴而就、一举成名的,它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然后再厚积薄发。
我国古人在艺术创作发展的道路上,他们就十分重视厚积薄发这个道理,往往愿意用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却感悟、去积累,待到觉得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便会试着去融入自我情感,创作很多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我国明代画家沈周应该就是这样一个人吧。他十分崇尚隐居生活,曾投入了大半生的时间去博览群书、品读生活,当然,在这段积累的过程中他也不曾忘记对于绘画艺术的创作与提升。不过在绘画创作实践上,他更加倾向于这种写生式的创作。经过半生积累,他自身学养深厚,在绘画创作上,很多时候仅凭诗文想象便可以画出让人身临其境之感的画作。
他曾经创作过一幅《马嵬八景图》的画作。全幅画笔调清新简约,着色淡雅和谐,既有马嵬坡全景之轮廓,亦有历史发展之痕迹,但是更多的则是对于山川秀美景色的描绘。
单单是看画,觉得其中场景衔接自然,笔触流畅,意境唯美,给人的感觉仿佛作者亲临现场观摩一番,但是很难相信,事实上这幅画是沈周凭借已有的文学素养积累创作出来的。
因为沈周喜好隐居生活,平时几乎不曾离开过自己的生活之地,所以很显然,这幅画作品是他凭借诗文相像创作出来的,但是因为他写生式的绘画技巧,整个画中之景就给人以一种似曾相识的之感,其深厚的学养以及精巧的构思表现绘画手法实在令人钦佩。
钟德:停水了还搞水墨吗
林泓魁:优秀非遗经纪人难寻觅
德国完胜:不仅是足球还有当代艺术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
阿布拉莫维奇: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行为艺术
梁文道:当代的艺术欣赏越来越理论化
为什么古代画家不爱西部大山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组图)
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孔祥东:最不希望字画涨价
江湖画家惯用九大招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黄宾虹对创作有何追求
苏坚:不一样的涂鸦艺术
天美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天美学生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文艺评论要进入时代的场域
享受艺术过目即拥有
贾廷峰:当代画家成名之后,为何越画越差?
玉雕的变革:从金蝉奖的设立看蒋喜的创新之思(组图)
书画装裱“三大”技术:传统装裱,机器装裱,手工机裱
元元:绘画以数字的重复来过滤情感
郭浩满:中国艺术品还处在银铜时代
培根:用画布绘出的恐怖图景(图)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组图)
高智强:祖坟的文物判给国家是否合理合法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