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壶怎样来断代历来都是个难点,因为有关紫砂器的著述和文献比较稀少,加之近年来的地下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墓的器物少之又少,所以给紫砂器的断代带来一定的困难。还有一点就是历代的名家作品仿制较多,特别是民国初年,几乎所有紫砂界的高手都被聘往上海,对历代名家作品进行精心仿制,烧制出了难以统计的仿名家款作品。这些仿品水平极高,与原作相比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这部分作品现遗存至今,给今天的断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尽管在鉴定方面困难重重,但是仔细分辨,还是有踪迹可寻的。
经专家学者的努力研究,同时也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文物的印证,基本上可以根据砂质、颜色、加工手法、造型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出作品的大致年代,不会有很大的差距。现将其总结的断代方法介绍如下:
(一)造型。紫砂壶的造型明代的式样较少,多为圆形、筋纹形。壶体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软提之分,无足宽平底,光素而少华丽,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砂壶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几何形为主。另外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识增多,附加的装饰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创新。
(二)胎质。明代时期紫砂使用的泥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由于多是墓葬出土物,胎体吸收了地下的水湿气,使得壶体表面失光;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大多含有闪亮的云母,胎壁也较厚实。 清代泥料澄炼工艺总体有所提高,出现了紫砂细泥。清中期制作的壶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晚期泥质仍坚致但色泽不如中期温润显得干枯。另外,从泥色上也有区别。明代的泥色多紫色、红色,而清代的泥色则较多,除了以上两种外,还多见一种在紫砂泥中夹有梨皮似小点的紫砂,称为“梨花点”或“桂花沙”。民国以后,紫砂的色彩多了起来,如墨绿、黑色等。而现代的紫砂器讲究原料与颜色造型一致,如仿青铜器造型,就用仿古铜颜色的泥砂制作。紫砂壶由于经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就会有一层光亮面,俗称“包浆”。这也是我们鉴别工作当中鉴别时代远近的一种辅助手段。
(三)制作工艺。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到了晚明的时候,时大彬创造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不见指纹,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触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了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触有时也会这样处理。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反将壶放在同窑的缸中套烧,所以经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壶的内壁也薄厚不一。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所以其胎质较为疏松。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比较均匀,制作也比较精细,其壶底多有放射状痕迹。清早期的壶嘴为单孔,晚期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壶均为手制,到了清末就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到了近现代则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而此时期的砂制细如膏泥,器物的里外极其规整,当然手感也极好。
(四)款识和铭刻 。紫砂制品上的款识和铭刻是指刻、印、划在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诸多因素,这同样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刻款铭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书体上,明代都为楷书,到了清代早期楷书、篆书并用,而后期则以篆书为主。
诗性工笔——
丝路新语——美术作品展在郑开幕(组图)
雁荡水墨.柳川书画院作品展在国家画院隆重举行(组图)
刘大嗨天上的《大戏》画展亮相拉萨(组图)
塔城丝绸之路边境贸易博物馆一年接待游客2万
巴比松油画将亮相艺术周
修复人才奇缺 裱画材料濒临失传:画医圣手今何在(组图)
西安展出300余件陶仪仗俑群 神态迥异栩栩如生(组图)
丰子恺母校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友画展开幕(组图)
深度解密:《丝路印迹•大雁塔纪念券章》背后故事(组图)
百年影像志记录千年始皇陵(组图)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艺术天才鲍勃·迪伦(组图)
国际女画家协会世界巡回展在北京大韵堂美术馆开幕(组图)
“觉”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佛罗伦萨发布会在政协礼堂举行(组图)
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巡展登陆上海(图)
莫高窟洞窟内部首次对百名摄影家开放
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今年内基本建成并开放(图)
“诗性中国”艺术展(第一回)在京开幕(组图)
崔如琢艺术俄罗斯巡展开幕 巨幅山水作品亮相(组图)
纪念何宝珍诞辰115周年书画展在常州开幕(组图)
陈良敏画展在京开幕 大型国画《五百罗汉图》亮相(组图)
“嵩洛墨会”——2016 中原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图)
海昏侯观众如潮 刘贺玉印最受喜爱(图)
苏晓佳与巩固二人艺术展将亮相子悦艺术空间(组图)
女书·意象:何世斌女书抽象艺术展将举办(组图)
书法技要:王鉴伟书法作品展在清秘阁举办(组图)
苏北最大私人博物馆开馆 藏600余方古砚
中国历史名窑文化发展论坛成功举行(组图)
莫高窟邀百位摄影师进窟创作:闪光灯影响微乎其微
“觉”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佛罗伦萨启动(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