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吴熙载印风
明清篆刻流派至晚清已达辉煌的顶峰,“晚清四家”之一的吴熙载(1799-1870)在印坛更有承前启后的独到地位。此老谢世后的百余年间,流风余韵,历久不衰。
清中叶的邓石如,以小篆和碑额文字刻朱白文,拓宽了篆刻的取资范围,以刚健婀娜的风格,崛起于印坛,与当时浙派成双峰对峙之势。
但邓刻原石流传极少,吴熙载师承包世臣,作为邓石如的再传弟子,不仅以其丰富的创作量弥补了这一遗憾,更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将邓派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吴昌硕所言:
“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秦汉玺印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蔓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常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吴熙载以书为印,在印文体势和笔意上,淋漓尽致的表现书与刻,刀与笔的完美统一,达到了有笔有墨的理想境界。线条的粗细方圆、轻重徐缓、黏连断续和书法的效果完全一致,其碑刻上的卓越修养又给线条平添了浓厚的金石情趣
尤其是他的白文,堪称是文、何以来的第一人,邓石如的荜路蓝缕之功,只有到了吴熙载时代才发扬光大。吴熙载名列“晚清四家”之首,以其浑朴潇洒、流转婉丽的神貌,在浙派刻印绚烂之至渐趋平淡之时,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并且一直影响着民国的印坛。
吴熙载涉猎于当时全新的取资领域,具备了创作渊源上的广度,加上精能成熟的风格达到的深度,使吴熙载的艺术能较宽容的接纳因艺术个性,审美情趣和取资领域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从而熔铸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这样也奠定了他晚清印坛一代宗师的地位。
吴熙载的作品开创出一种平实、大气、写意的印风,或许在平正、坚实、开阔的基础上更适宜构筑华堂伟厦,取法过吴熙载的吴昌硕、黄士陵、钱瘦铁、来楚生均成为自立门户的大家。
“黄土寻根·丝路陕西”图片展在新北开展
“与时代同行”作品展在京开幕
金缕玉衣等逾百件汉代楚国精品文物首次亮相新疆
明代“吴门四家”作品亮相粤博
中关村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开幕
佛山市文联助力石湾陶艺“双创”发展
"艺道寻真——张安治的艺术人生"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开幕式举行
2019年广西播音主持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2018年广东省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实施办法
传统苏绣“复活”传世名画
到粤博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9年广西美术联考参考样卷
“第三届保利‘学院之星’年度展”启幕
蜀地菁华惊艳国博 亚平宁半岛又有约
百年记忆——徽州名家书画作品展开展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等作品“回家”展出
与时代同行——中国画、雕塑作品展在京开幕
国图展出海外珍贵动漫原画
以审美风格替代艺术品格不可取
《最美三峡》油画展在北京即将开幕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8年甘肃省艺术类本科一批投档人数及投档率
2018年贵州省艺术类考生总人数
李全有书法作品展山东烟台美术馆举办
“无问西东”油画作品展在共同艺术中心开幕
“东方主战场”展览在白俄罗斯开幕
年轻漆画绽放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