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正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这些原作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等海外收藏机构。
9月2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出作品均为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流散海外文物的复制品,包括东晋十六国到北宋的绢画、纸本画、印刷品、经卷等。
展出作品均为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流散海外文物的复制品,包括东晋十六国到北宋的绢画、纸本画、印刷品、经卷等。
这些原作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等海外收藏机构。
此次展览共复制展出280余件,让流散海外的敦煌精品文物回归家乡,以原大、原色、原样亮相敦煌,吸引大批“敦煌迷”一睹为快。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16窟甬道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藏经洞(即后来的17窟),诸多珍宝重见天日,洞内藏有公元4至11世纪初的文献、绢画、纸画、法器等各类文物,共计五万余件,所涉领域之广、学科之博、信息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
此次展览共复制展出280余件,让流散海外的敦煌精品文物回归家乡,以原大、原色、原样亮相敦煌,吸引大批“敦煌迷”一睹为快。
这给敦煌带来了盛誉,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劫难。盗宝者纷至沓来,使藏经洞的诸多珍宝流散海外,至今难以聚首。
甘肃纪录片导演、该展览负责人秦川介绍说,“被外界誉为‘藏经洞’的莫高窟第17窟出土的5万卷遗书大多飘零海外。100多年来,中国学者都不得不漂洋过海,去国外博物馆研究本国国宝,无法一览敦煌遗书的全貌。”
拍摄一部摸清敦煌文物宝库家底纪录片的念头油然而生。秦川介绍说,海外流散敦煌遗书主要分布于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12个国家。该纪录片将分赴4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进行拉网式采访拍摄,厘清流散敦煌文物的家底,展示各国收藏机构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现状,专访海内外研究人员,讲述百年敦煌故事。
在拍摄的过程中,秦川发现,“可以为敦煌海外流散文物建一个展览馆”,拍摄搜集整理各国图文视频资料,让海内外观众在一馆内看尽天下敦煌宝藏。
2018年1月,“‘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应运而生,布展一年多来,该展受邀在全国各地展出,掀起一股新的“敦煌热”。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9月5日。“这个展览将成为我们与先辈跨越时空对话的平台。”秦川说,通过展览的形式,让海内外艺术爱好者能在“家门口”欣赏到流散海外的敦煌精品文物,让民众更加了解和熟悉敦煌艺术,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线”生机
二版币五分券上的“海辽轮”故事
都说高考难 其实看懂茶壶更难
浙江美术馆展中国水彩画百年:从本土化历程到观念创新
烟标纪念我国民族运动盛会
首届中国体育非遗收藏展暨奥运会12周年展览举办(组图)
“生如夏花”艺术展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启动
鉴别“古铜锁”有秘诀
“时间截面”樊晖艺术展
“销夏”陈倩个展
揽胜——近现代实景山水画
闽南风情——山东画院赴福建采风写生作品展举办
潮州木雕展:怎样在一块木头上雕刻百余人物
“如逢花开 礼赞七一”李宗秀、吴嘉茵、陈燕洁、吴玉茵书画作品联展
橡木桶的奥秘
“谜叠”赵怡文作品展
亨利·马蒂斯纪念展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度裁员(组图)
展览 | 波涛无尽处,她在
“在希望的田野上”王庆松个展
萨拉瓦尔?达利:超现实主义的记忆
忽然而已·隋唐陶瓷展
藏书家陈准校刻丛书的文献价值
立秋之日 上海明珠美术馆“繁花盛开”(组图)
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
“自休式”胡竣杰 陶纲 罗文欣三人展
“圭山”毛旭辉和学生们
《资本论》新绘—戴敦邦捐赠作品系列展
河北农业大学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