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在现代印坛上,齐白石是一位锐意创新的篆刻家,他发问:“今人摹古人,古人摹谁?”他欣赏:“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然而,创新就要冲破藩篱,走进艺术的无人区,甚至做出一些偏颇之举。譬如他违反古法,将篆、隶、楷三种书体杂糅入印,譬如他有悖六书,随心所欲增减文字笔画,当年就因自“造”印文,受到过一阵诘难,以致引发了他老人家“吾尝哀时人之蠢”的那段感慨。
近日闲翻齐白石印谱,无意间竟搜检出6枚反字印章,令我骇怪。6印中各有一字,治印时刻成正字,而钤蜕则成反文了——“一息尚存书要读”(图1)的“书”,“寄萍堂”的“寄”,“白石造稿”的“造”,“人长寿”的“长”,“老苹有子”的“有”,“年高身健不宜作神仙”的“身”。这几方印皆是齐白石的常用闲章,印中存在反字,一目了然,明知印文有误,而仍然使用,让人揣测他的动机。
齐白石印章中的反字现象,已有个别的研究者察觉到,邹典飞在《记北京印坛巨擘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一文中分析:“在齐白石的篆刻中,还有一些作品采用反刻法,白石老人为了其章法布局的需要,删繁就简,大胆运用这种被传统印人视为畏途的方法,以求达到其惊人的篆刻效果。此种做法并非齐白石独创,在汉印、魏晋官印中亦会出现一些反字印,可能当时由于临时凿刻,故而出现反字亦在所难免,因此也不可说齐白石取字全无根据。”的确,汉、魏存在反字印,但多见于军中急就章和殉葬的明器印中,印例数量极少,皆属于时间仓促的误刻,绝非是印工在布局上的一种艺术谋划,着实谈不上有高明之处,不足为训。齐白石恐怕不会借鉴这种蹩脚的方法,以他不凡的运度手段,合理布局印面的文字,并非什么难事。审视这6方印章,显然印中的反字破坏了我们对文字的视觉经验,甚感别扭。笔者运用电脑技术将6印的反字翻转为正字,并与反字作了一番比较,在印面的章法上,感觉还是正字顺眼、合理。
关于齐白石印中出现的反字现象,笔者更相信还是他老人家疏忽大意所致。众所周知,齐白石刻印长达70年,偶尔走神刻反几个字,也不足为怪。让我惊异的是,他明知印章有反文之误,不重刻、不废弃,将错就错,依然还要使用,在印坛上谁有这般个性和胆魄?我是不敢,你也未必敢为,惟有胆敢独造的齐白石了吧!
淮海工学院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山西考点)
咸阳师范学院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山西考点)
广州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考生预报名确认须知
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设计类专业校考考题(安徽考点)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河北考点)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山东考点)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造型类校考考题(天津考点)
北京城市学院3月5日最后一场艺考报名考试安排(北京考点)
湘潭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河北考点)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史论类校考考题(天津考点)
初中美术:美术教案-格尔尼卡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广东考点)
2016年北京高考难题预计两成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设计学专业校考考题(广州考点)
西南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广东考点)
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河北考点)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中英合作办学专业校考考题
鲁迅美术学院2016本科招生考试考点登陆及考场信息查询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设计类专业校考考题(北京考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河北考点)
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乘车指南
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辽宁考点)
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校考现场确认注意事项
2016华南农业大学艺术校考考生注意事项(仅广州考点)
沈阳音乐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考试复试考场及时间安排
宝鸡文理学院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山西考点)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题(北京考点2)
深圳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湖北考点)
山东大学(威海)2016年美术校考考题(安徽考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