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在现代印坛上,齐白石是一位锐意创新的篆刻家,他发问:“今人摹古人,古人摹谁?”他欣赏:“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然而,创新就要冲破藩篱,走进艺术的无人区,甚至做出一些偏颇之举。譬如他违反古法,将篆、隶、楷三种书体杂糅入印,譬如他有悖六书,随心所欲增减文字笔画,当年就因自“造”印文,受到过一阵诘难,以致引发了他老人家“吾尝哀时人之蠢”的那段感慨。
近日闲翻齐白石印谱,无意间竟搜检出6枚反字印章,令我骇怪。6印中各有一字,治印时刻成正字,而钤蜕则成反文了——“一息尚存书要读”(图1)的“书”,“寄萍堂”的“寄”,“白石造稿”的“造”,“人长寿”的“长”,“老苹有子”的“有”,“年高身健不宜作神仙”的“身”。这几方印皆是齐白石的常用闲章,印中存在反字,一目了然,明知印文有误,而仍然使用,让人揣测他的动机。
齐白石印章中的反字现象,已有个别的研究者察觉到,邹典飞在《记北京印坛巨擘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一文中分析:“在齐白石的篆刻中,还有一些作品采用反刻法,白石老人为了其章法布局的需要,删繁就简,大胆运用这种被传统印人视为畏途的方法,以求达到其惊人的篆刻效果。此种做法并非齐白石独创,在汉印、魏晋官印中亦会出现一些反字印,可能当时由于临时凿刻,故而出现反字亦在所难免,因此也不可说齐白石取字全无根据。”的确,汉、魏存在反字印,但多见于军中急就章和殉葬的明器印中,印例数量极少,皆属于时间仓促的误刻,绝非是印工在布局上的一种艺术谋划,着实谈不上有高明之处,不足为训。齐白石恐怕不会借鉴这种蹩脚的方法,以他不凡的运度手段,合理布局印面的文字,并非什么难事。审视这6方印章,显然印中的反字破坏了我们对文字的视觉经验,甚感别扭。笔者运用电脑技术将6印的反字翻转为正字,并与反字作了一番比较,在印面的章法上,感觉还是正字顺眼、合理。
关于齐白石印中出现的反字现象,笔者更相信还是他老人家疏忽大意所致。众所周知,齐白石刻印长达70年,偶尔走神刻反几个字,也不足为怪。让我惊异的是,他明知印章有反文之误,不重刻、不废弃,将错就错,依然还要使用,在印坛上谁有这般个性和胆魄?我是不敢,你也未必敢为,惟有胆敢独造的齐白石了吧!
民国和合如意花钱
俄罗斯宫廷典礼精品文物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组图)
探讨考古70年 妇好墓青玉戈等展出(组图)
“爱的艺术:亲密”全球艺术影像大展
略谈吴熙载印风
江西龙南三友艺术展在湘开幕
“盛世同怀”全国百位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即将开展
“青椒之味”储小龙个展
八十余件作品呈现德化瓷艺当代风貌
七招教你辨别红木家具掺白皮
雅特画廊首展|经典永恒—西方古典绘画展开幕
现代民间绘画展在省文化馆开展
2019北京艺术博览会开幕 8000余件中外艺术作品亮相
“自然界的形而上II”——Bill Claps个展北京启幕
红颜画家消失30年,被监禁、欺辱,终成最杰出画家,与齐白石、徐悲鸿齐名
“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国际巡展登陆墨西哥
清末海派六十家,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蒲华国画作品欣赏
原创 他的画充满奇趣和幻想,用一辈子时间,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童真梦想
原创 他画菊花,笔走大写意,墨染皆精细,有一种冷逸傲世之美
151件克里姆林宫文物亮相故宫神武门城楼
晟瑭文脉——中国画都书画名家邀请展(组图)
看完“北京当代·艺术展”,艺术的夏天才算圆满(组图)
天水市统战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书画作品展开展
“新中国设计第一人”手稿首次亮相
第二届中美高等艺术教育峰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左勒美术馆隆重开幕(组图)
盘点紫砂壶有哪些“旧名”
洛阳火车站改建挖出汉代古墓 文物局否认曹操墓
来泰达创意空间 品鉴新锐艺术家的创造
一面宋代捉鬼图方镜赏
“诚实的艺术”学院名家六教授素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