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一幅少见的晚明瓷画。画中伫立着一位光头和尚,身披及地袈裟,左手拄杖,右手在整理一道特别长的眉毛。这个和尚是谁?想必见到此图的爱好者,心里都会升起好奇的疑问。笔者认为,他应该是宾头卢。
宾头卢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弟子之一。据佛经说,释迦牟尼涅槃前,曾嘱咐四位弟子留在世间传播佛法,直到弥勒佛出世。宾头卢就是这四位弟子之一。后来佛教信徒将这些得道后未入涅槃,仍在世间弘扬佛法的人称为“罗汉”,所以宾头卢也是罗汉之一。
宾头卢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佛教典籍上一般说他具有白头长眉之相。如《付法藏因缘经》说,宾头卢“尊者眉发秀白,身体相好,如辟支佛。”当代高僧宣化上人不知依据什么,对宾头卢曾作这样的描述:“童颜鹤发,眉毛拖地;不甘寂寞,常作游戏。”可见,眉毛特别长是宾头卢的显著特征,而该瓷片上的和尚正有着如此长眉,这是将他认定为宾头卢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佛教内部,罗汉的地位在佛、菩萨之下,属第三等级。虽然罗汉也受到信徒的尊敬,但一般不是崇拜的主尊。那么,这幅瓷画上,为什么会画宾头卢呢?据查考,这可能与晚明屠隆编的一部名为《昙花记》的戏剧有关。
屠隆(1544—1605)是浙江鄞县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万历五年中进士,曾任礼部主事等官职。万历十二年因被人参劾丢官回乡,从此热衷于文学创作。《昙花记》是屠隆在万历二十六年完成的一部传奇剧,在当时一经演出,“大行于世”。
屠隆对儒、释、道三教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认为三教有内在相通之理,因而他写的剧本充满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昙花记》就是一个典型。这部剧共有五十五出,讲的是唐代名将木清泰功成名就后,辞家访道的故事。剧中讲到,佛教的“西天祖师宾头卢”和道教的“蓬莱仙客山玄卿”见木清泰有出世之想,就赶来度化他。一番交往之后,木清泰拜宾头卢、山玄卿为师,三人结伴同游。他们“上游天堂,下观地府,东泛蓬莱,西归净土”,一路交流儒、释、道三教思想。最后,木清泰修成正果,皈依佛门,并回到家乡,点化妻妾,经阿弥陀佛安排,举家前往西方净土。全剧的尾声是:“往西方,只片饷。永脱死生流浪,万古英雄作话扬。”
《昙花记》通过木清泰、宾头卢、山玄卿三人同行游历的故事,展示三教的思想特色,虽然讲了许多儒、释、道三教同源之理,但最后认定佛门才是人生的最好归宿。不光是木清泰弃儒归佛,就是山玄卿最终竟“亦当舍离仙道,回向西方”,皈依了佛门。所以,在屠隆的观念里,三教之间仍有主次之分。而他在《昙花记》中塑造的“西天祖师宾头卢”形象,自然成了引导凡人向佛的最佳导师。
随着《昙花记》演出的大热,“西天祖师宾头卢”在民间的声望大增,这就为瓷画创作中出现宾头卢的形象提供了重要的舆论氛围。虽然当时社会上流行“三教合一”的观念,但免不了的是部分佛教徒在心中暗暗地以“西天祖师宾头卢”为荣,千方百计地要突出宾头卢的形象来压儒、道一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日用瓷器上创作自由的瓷画就成了表现宾头卢的绝好载体。
回过头来再看这幅瓷画中的人物形象,画师老到的笔墨,刻意强调人物的“童颜”“长眉拖地”等特征,显然在暗示他的身份正是宾头卢。而这样的形象,很有可能就是戏剧《昙花记》中宾头卢的扮相。
《光与彩:蔡玉叶油画展》在上海开幕
江苏省现代美术馆5周年馆庆 系列活动开幕
稳定与起伏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将办
甘肃玉门:清泉乡出土神秘文物 众专家无法定名(图)
著名书画家兼音乐家 郭关作品展在北京地坛开幕
70件上海书法名家作品亮相苏州美术馆
“明镜Transparency?印象”同城双展在上海举行
古生物学家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组图)
“自由建筑”VS难见策展的格鲁吉亚(组图)
“天工消夏”宋秦晋 甘永川 黄为宫扇作品展
“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
蜜蜡证书真伪如何鉴别?
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诠释“艺久情长”
“讲好中国故事”的浙江篇章
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大展
烟标之上 观“天地之中”
浙江湖州出土当地最大良渚玉璧
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艺术精品展
巴黎东京宫首位女性馆长名单公布(图)
12月故宫将首次展出一至九世班禅相关文物(组图)
国家博物馆暑期首开夜场 每周日开放至21点(图)
卢浮宫原展厅整修 《蒙娜丽莎》移到另一个厅展示(组图)
白酒应该“斜放”还是“竖放”?
台湾知名画家江明贤南京展墨彩 山水古迹皆入画
宝龙艺术大奖艺术家群展在宝龙艺术中心开幕
化石里赏亿万年前的昆虫实体
达·芬奇未完成作品亮相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
紫苑六家书画近作展”在恭王府嘉乐堂拉开帷幕
“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