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雕刻艺术同样如此。在雕刻这个门类中,因为材质、题材内容、创作者等的不同又会形成不同的雕刻语言。最初,我从木雕进入雕刻门类,几年间从福建到浙江,在不断实践中深入研究了不同木雕流派的艺术风格,熟练掌握了各种雕刻技法。
就木雕而言,每一种材质都有其天然特性,雕刻过程中要根据材质的特性寻找适合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尤其是材质的天然纹理,对创作者的技艺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各地的流派风格不同,福建木雕更为立体,多用圆雕与镂空雕表现,浙江东阳木雕则画面感更强,对于深浅浮雕的运用有着极高的要求。
对于木雕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让我对传统雕刻题材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更因为对不同材质与技法的探索令我在创作中更加勇于尝试,这些都为日后的玉雕创作奠定了基础。这些年来,我对众多玉雕材质进行尝试,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与雕刻语言,力求表现出不同材质所特有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效果。
我衷情于中国传统艺术,同时也喜欢西方艺术,我曾经有机会在一家建筑装饰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借机研究了西方建筑与装饰,从西方古典雕塑与绘画中受益良多。其间我研读了大量专业书籍,查阅了很多素材与图谱,分析各个时期的建筑与装饰风格,从宫殿吊顶的整体布局到雕塑的造型比例与力学分析,再到罗马柱上的藤蔓纹饰……如此种种打开了我的艺术视野,尤其是雕塑艺术所展现出的力量感与自然美,与中国传统雕刻有着极大的不同。由此,我开始研究人体解剖图、骨骼结构、肌肉走向等等,从平面到立体,从造型到比例,对玉雕佛造像的创作有很大帮助。
得益于我对西方雕塑的研究,以及对装饰细节的把握,在我的玉雕创作中,我十分注重作品立体感与空间感的表现,在佛造像作品中,我运用高浮雕技法令作品主体更为突出,将作品的内在空间向外延展,令作品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在我的作品中常见对于各种纹饰的表现,纹饰看似简单重复,却最是考验创作者对于细节的构思与把握。以作品中的火焰纹为例,其造型与线条既汲取了传统纹饰的灵动,又融合了西方装饰艺术中的力量感,两厢融合才表现出如今的风格。
如今回望我的创作历程,其实是一个广泛涉猎、兼收并蓄的过程。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喜欢探索陌生的领域,在那里获取知识与灵感,同时也在玉雕创作上进行新的尝试,满足我对创作的追求。这些探索与尝试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对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了更多了解,同时这些沉淀与积累,让我对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更多感悟,从而对玉雕创作有很大启发。我们常说玉雕创作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我的经验告诉我只有在智识与经验上不断做加法,才能更加准确地做好每一次减法。
石少华:用影像铭刻国家记忆
第八届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将办
柏杨捐赠陈列展举行
美术馆传统藏品的当代策展
“来了就是深圳人——名家邀请展”将开幕
2018金德峰当代艺术展:“画面太美”(组图)
西安将迎来本土史上规模最大当代艺术展
“口哨”陈文华个展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意大利要求纽约归还一幅拿破仑时期油画(组图)
首届经典作品插画艺术大赛颁奖
2018北京艺术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组图)
“一念”王超个展
墨彩万钧——陆沉的水墨艺术展即将开幕
曾三凯绘画作品展将开幕
湖北师范大学2018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2018典亚艺博及水墨艺博将在香港举办
“在·海上”2018上海名家邀请展
文人墨客推崇:收藏名雅质优芙蓉石
辽博新馆全面开馆:稀世珍品邀您共赴“洛神”之约
清初画坛才女吴琪《溪头老树图》
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在天津开幕
抗战馆获赠45件抗战史料 许多照片为首次公开(图)
改革“能量”造就山东美术的四十年
2018中国·意大利版画作品联展将于9月3日启幕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亮相天津
北方县城举办国际摄影展 52国作品亮相
与造物游——青年艺术家水墨计划展
异域来风,到深博领略玛雅文明的神奇
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艺术新作欧洲巡回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