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为儿童接种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邮票作为历史的见证,曾经记录过许多抗“疫”的历史。我国也曾多次发行相关题材的邮票,这些珍贵的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同心协力防控疾病、战胜疫情的感人故事。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 特种邮票
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爱国卫生运动邮票
图为格兰丁医生骑马行走在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的纪念邮票
高羔
方寸之间的抗“疫”事件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为了纪念广大医护人员抗击“非典”所付出的努力及表达对“白衣天使”们的崇高敬意,我国于2003年5月19日特别发行了《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特种邮票一套1枚。邮票图案是正反方向众多红心组成的圆圈,既表示爱心,又表示团结一致;邮票中的黑色英文“SARS”字样,是“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英文缩写,被一个国际惯用标记红色“禁止”符号所包围,表示坚决抵制“非典”病毒侵害和传播。红与黑的色彩对比醒目而直接,给人们以提示、警告、声援及宣传的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提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之成立了有100余万人的医疗服务工作人员——“赤脚医生”。我国曾于1973年发行一套编号邮票“赤脚医生”一套四枚,分别为“接种”“出诊”“采药”“治疗”,其中第一枚编(82),即为赤脚医生为儿童接种疫苗的情景。在票面上可以看到一位女医生,旁边放着医药箱,正在向日葵前为孩子们接种疫苗,而孩子们则撸起袖子等待接种。
1960年9月10日,我国曾发行特43《爱国卫生运动》特种邮票一套5枚,其主图分别为“厂矿卫生”“除四害”“讲卫生”“预防疾病”“锻炼身体”。邮票于方寸之间反映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轰轰烈烈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人们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使很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基本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该套邮票是流传至今一个极其珍贵的疫情防控史料。
印在邮票上的抗“疫”人物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当然就需要接种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人类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疫苗的研制,中国也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疫苗的研制之路,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汤飞凡就是我国最早的疫苗研究者。1992年11月20日,我国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二枚即为微生物学家——汤飞凡。1943年,汤飞凡用自己设计的简陋设备制造出我国第一批青霉素。他是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霉素生产车间、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和第一个正规卡介苗实验室的创办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开始了对支原体的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也为“病毒病因说”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抗日战争期间,汤飞凡在昆明重建了中央防疫处,为抗战期间解放区生产并制造了大量的血清和疫苗,为防止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8年,在第七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他被选为常任理事。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曾任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称为“汤氏病毒”。邮票画面以汤飞凡头像为主体,淡红色的背景上画有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授给汤飞凡的金质奖章。
抗击疫情的“战斗”没有国界,有的只是无疆的大爱。上世纪初,一位英国女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云南昭通,她冒着山体滑坡、泥石流、雪雹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匪徒横行等危险,深入村寨为百姓治病施药,她还经常向当地妇女进行卫生宣传教育,讲解防病知识及一些常见病的护理方法。她就是格兰丁医生。
莉莲·玛莉·格兰丁医生1876年出生于英属泽西岛圣赫里埃。1906年1月,格兰丁远涉重洋从英国来到上海,从上海乘船到达重庆,可是因交通不便,她从重庆到昭通是骑马顺陆路来的,她勇敢地突破了匪盗出没的崎岖山路,一路历尽艰险,历时3个多月,终于到达了昭通。她在昭通多处设立民众诊所,并创建了云南第一间麻风病院。她还传授给当地土医一些卫生基础知识,并培训了一批助产和护理人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格兰丁曾返回英国,但她心中始终牵挂着昭通乌蒙山间缺医少药的劳动人民,于是她于1924年底又毅然风尘仆仆地回到昭通。然而,当她刚一踏上昭通这片让她向往的热土时,正赶上昭通在流行传染病斑疹伤寒,格兰丁医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格兰丁医生在救治病人时,不幸感染上了斑疹伤寒,由于路途劳累和当时的恶劣环境,严重地损坏了她的身体健康,由于身体抵抗力低下,她的病人们经过救治康复了,而她自己却因医治无效,于1924年12月5日结束了年仅48岁的生命。
1976年11月,在格兰丁诞辰百年之际,她的出生地泽西岛为弘扬她在医药卫生界所做出的功绩,发行了4枚纪念邮票。第一枚是格兰丁医生离开泽西前的留影肖像和描绘了她从上海沿长江上溯2000英里,到达云南边陲昭通的路线图。地图上鲜明地标示了她在中国停留及工作过的上海、汉口、重庆和昭通;第二枚是年轻美丽的格兰丁医生一行人从上海沿长江逆流而上的航行;第三枚是格兰丁医生攀山越岭,骑马行走在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第四枚是格兰丁医生身穿白大褂,挂着听诊器,怀抱一个婴儿,身后还有很多妇女儿童在等待她救治的情景。
面对疫情,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的那样: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一起正视它,共同抵御它,才能最终克服它。通过以上这些中外发行的邮票,我们可以看出,方寸之间凝聚和浓缩的正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携手战“疫”的一种无私大爱。
瓷器的保存与养护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将首次“在线”举办
翡翠寓意大全
“高原双杰-从塞纳河到盘龙江”廖新学、刘自鸣艺术之路
上海大学2020年美术类专业对文化/语文/外语成绩要求
中国美术馆:转化线下展览 优化信息资源
和田玉收藏的七部曲
民国初期豆青釉堆塑龙纹瓶
中国美术馆:转化线下展览 优化信息资源(图)
金代磁州窑白地填黑芍药纹镜盒
中国画家门秀敏参展巴黎大皇宫沙龙展荣获特别大奖
如何衡量蓝宝石的收藏价值?
龙门石窟明天率先恢复开放并半价(组图)
清代银饰“魁星踢斗”
汉画像石上为何有捕鱼画面
烟标上的广西风光
浅谈铜锁及錾花铜锁介绍
猫眼石怎样挑选?
《十字魇镇图》:文化汇流的一朵浪花
任伯年的人物画扎根于民间艺术
烟标上的台湾名胜
徐悲鸿画熊揭示一段与熊佛西的友谊
2020香港巴塞尔将启动线上展厅
泰特美术馆新上展览,解读巴洛克艺术的权利与幻想
浅谈菊纹在宋瓷上的运用
书画收藏投资需多观展练眼力
试译第二十五枚西夏文钱币冉遇寳钱
“平行与交织”闽渝当代艺术邀请展
“移动设计”器械装置艺术展
浙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美术欣赏与收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