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潇湘竹石图》,中国美术馆藏
苏东坡举世名作《潇湘竹石图》,在古代南京一李姓人家历经8代人的收藏,跨越近2个世纪(1370—1558年)的漫长时空,成为收藏史上的一个奇迹。

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杨慎题画诗手迹

邓拓书作
明洪武二年(1370)金陵梁台(今江南京江宁区湖熟镇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读书楼遗迹)有个叫李秉中的商人,从本地另一商人杜德甫手里购得《潇湘竹石图》,如获至宝,由李秉中的长子李从善重新装裱后,作为镇宅之宝藏于家中。那年李从善刚过而立之年,家添一宝,喜气盈门,举家荣光。
明代人在文化取向上比较推崇杜甫、李白、苏东坡。一天,好奇的李从善了解到梁台杜德甫购得苏东坡《潇湘竹石图》的情况:
元惠宗元统二年(1344),湖南收藏家杨元祥,因15年前在湘中故家见过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并有幸成为在此画上留下墨迹的人。后来湘中故家因经济拮据,欲将其出售变现。毕竟是历史名人的墨迹,价格不菲,一时难有买家问津。杨元祥跟金陵梁台的杜德甫是故知,深知他有能力购买此画,于是,推介其购买成交。从此,苏东坡的名画《潇湘竹石图》, 由湖南流转到明代南京商人杜德甫手中,开启了此画在南京的收藏历程。
可是杜德甫并不十分喜好收藏,他购得《潇湘竹石图》不久,遂以高出购买价获利,转卖给了本地商人李秉中。
若要追根溯源,湘中故家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苏东坡名画《潇湘竹石图》的呢?并未有所交代,杜德甫不得而知。如湘中故家秘而不宣,恐怕连推荐此画卖给金陵梁台杜德甫的湖南收藏家杨元祥,也未必知晓,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苏东坡这幅名画现在在谁手里、谁在拥有和收藏?李家父子购藏到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虽然花了大价钱,但这种拥有委实是份荣耀和自豪,足可见苏东坡的绘画珍品,早在明代初年和元代就已成为各方藏家争相收藏的墨宝。
李秉中自己由于平时忙于生意场上的业务,就把收藏《潇湘竹石图》的事交给了儿子李从善具体负责。李从善有兄弟姊妹多人,父亲把这么重要的墨宝交给他管理是有原因的:他少年时曾拜元末明初南京画家马琬为师,学过3年多山水画和花鸟画技法,打下了绘画基础。成人后的李从善,因父亲生意需帮手,只得忍痛割爱,与画家梦失之交臂。即便如此,每遇闲暇,李从善不忘习书作画,画山水、画花鸟、写书法,家庭成员各卧室、厅堂及李氏祠堂里张挂的书画作品,都是他平时的习作。李家墨味书香浓郁,彰显《潇湘竹石图》收藏之家的艺术氛围。
一宝在手,爱不释手。每次打开《潇湘竹石图》卷轶欣赏时,李从善都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画面上两块石头,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氤氲缭绕,景色苍茫,充满了文人画的气息,让他在这窄而长(长106、宽28厘米)的画卷中如阅千里江山,如观万霭迷蒙,一幅浓缩的山栖谷饮般自然景观,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他的眼帘。李从善每每陶醉其中,对收藏苏东坡的传世名作《潇湘竹石图》,格外充满了信心和兴趣。
一次,李从善在研读《潇湘竹石图》落款时,看到“轼为莘老作”的五字款识,知道了《潇湘竹石图》是一幅赠予画。受赠人“莘老”就是大名鼎鼎的孙觉,苏轼、王安石、苏颂、曾巩的好友;“北宋四家”黄庭坚的岳父;秦观、陆佃、王令的老师;出任过湖州、庐州、苏州、福州、扬州等七州知府。李从善还读过孙觉《知福州》这篇名文,知道他是一位爱民和亲民的好官。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孙觉与苏轼同年进士及第,两人由于政治观点相同,思想情感亦颇为接近,成为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好友。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孙觉因上书《论副相邵亢不才》一状,落下遭遇弹劾的“罪证”,被宋神宗贬谪越州(今云南曲靖)通判,与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副一样,遭遇政治迫害,他俩是当时朝廷内外无人不知的难兄难弟。患难见真情,苏轼专门创作《潇湘竹石图》赠予孙觉,可见他俩的友情多么深厚!
聪明过人的李从善从中理出头绪:《潇湘竹石图》是苏东坡被宋神宗贬谪黄州期间赠予孙觉所作,时间大约在1080年—1084年之间,屈指算来,此画已经历了300个年头。横跨两宋及元代,流转到明初南京李家,与之结缘,实属委重投艰,难能可贵,荣耀珍藏!
然而,对于此画何时从孙觉后人手中流出,李从善不得而知。但他认为,湘中故家获得《潇湘竹石图》之前,画面上已留下元代多位收藏家钤印与题款字迹。说明在这之前,此画在民间早就开始流转,若按一处款印一人收藏计,到他已是第18位藏宝人。
收藏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对李从善来说,不是收藏财富,而是在尽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用他常挂于嘴边的话说:“得轼之墨宝,获责之紧要,藏室之一隅,尽世代之能事。”苏轼是北宋文化巨擘,李家有幸收藏到他的绘画墨迹,机会难得,意义非常。所以李从善每每想到这些,爱惜《潇湘竹石图》之心油然而生,视之如同自己生命。
天长日久与珍宝朝夕相处,李从善摸索出自己一套收藏绝技和保管方法:春透光、夏晒伏、秋展露、冬深藏。春天要让画作尽可能有充足的通风透光时间;潮湿的梅雨季节过后,为防止画作霉变要做晒伏处理:秋天要常把画卷平展开来,保持整幅卷轴柔韧度和画面的色泽;冬天要把画作深藏在密封的箱子里,放入樟脑丸等消毒防霉。李从善后人一直仿照此法收藏《潇湘竹石图》,保证了画面完好如初,无一处破损和霉烂,创造了历史名人书画墨迹百年收藏不变样的奇迹。如今我们能看到品相较好的苏东坡存世名作《潇湘竹石图》卷,跟南京李家曾经200年精心收藏与爱惜是密不可分的。
光阴荏苒,春去秋来。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在南京李家收藏了188年的《潇湘竹石图》,被第8代传人李甲峰携卷离开南京来到江阳(今四川泸州),在这里他偶遇归故途中,在此落脚的年近古稀的明代文学家杨慎即升庵,席间二人赏画论评,举杯畅饮,交谈甚欢。
杨慎状元出仕,名重一时,因嘉靖七年“大礼仪”事件,被明世宗朱厚熜流放云南边陲30年,他做梦都没想到能在江阳见到苏东坡《潇湘竹石图》,为之惊叹不已,欣然在李甲峰携带的画卷上,留下一首赏析画作之七言长歌,包括正言168字,落款小跋44字,合计212字的状元杨慎书法墨宝真迹:东坡学士湖山暇,南国清游继颜夏。舟楫行供苕霅吟,云烟坐入潇湘画。越人翠被雨波寒,官奴锦瑟歌声阑。挥毫写尽风中态,掀舞犹疑掌上看。琅玕落纸珠生唾,画绝名縑诗寡和。未论名价重三都,先遣风流惊四座。先翁去后几百秋,江光清彻鱼龙收。三湘夜冷黄州梦,九疑云远苍梧愁。君从何处得真迹,云是世传珍且惜。金陵携来到江阳,捧示当风开盈天。江湖散人天骨奇,抹月披风画里诗。散花楼上新知乐,且听离筵唱竹枝。甲峰李子沛自留都来江阳,邂逅江山平远楼,出此卷,席上率而跋此。嘉靖戊午秋八月二十日,升庵杨慎书。
杨慎的墨宝无疑给《潇湘竹石图》增色不少,其跋文本身亦具有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专家们认为,这在国内现存升庵真迹墨宝中,首推珍品。
从洪武初年李秉中购得此画,传与其子李从善,到嘉靖年间李甲峰时已8代人。金陵李家得此画代代相传,视为绝世珍宝,其间近200年的收藏史。往事越千年,南京李家拥有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收藏史,迄今算来占据了1/5藏时,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啊!
北洋政府之时,苏轼《潇湘竹石图》与《枯木怪石图》皆为“方雨楼”所藏。《枯木怪石图》从山东藏家而来,《潇湘竹石图》则一直为这间京师古玩店的收藏。两画皆被白坚夫买下。白坚夫后把这两幅东坡画作都售出。《潇湘竹石图》是邓拓1961年在北京荣宝斋发现的,他倾产以1万元高价购回,后来将其赠予中国美术馆。《枯木怪石图》相传卖给了日本藏家,收藏于日本阿部房次郎爽籁馆。
画师Jean Gilder的童趣插画作品分享(组图)
Limetown工作室人物插画设计欣赏二 (组图)
Limetown工作室人物插画设计欣赏一 (组图)
pixiv(p站)画师つじ的略显压抑的插画作品(组图)
韩国YIJOOHO萌系插画人物作品(组图)
Alois Arnegger 作品赏——dream in dream(组图)
pixiv画师白櫟(しろくぬぎ) 的插画作品(组图)
Richard Thorn绘画作品 – 水彩里的潮汐和呼吸(组图)
越南画师Giang Nguyễn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P站画师チャイ的萌系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东京插画师山田绿的猫咪插画(组图)
画师Alejandro Garcia优秀人物插画作品(组图)
怪物公司设计集 The Art Of Monsters(组图)
Susan Jane Belton画笔下的咖啡杯(组图)
10张精美的游戏原画插画图片欣赏(组图)
插画师Mariko Jesse插画作品分享(组图)
Nicole Wong童趣插画作品分享(组图)
pixiv插画达人银行的插画作品(组图)
Jordan Metcalf的另类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冷漠而深沉,强烈而轻浮(组图)
加拿大的Ray Caesar 超现实主义插画作品(组图)
Jo, An
新加坡插画师Lily X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日本画师Anyuu Rizumu插画作品(组图)
画师flow插画作品(组图)
画师Louise De Masi的小动物水彩作品欣赏(组图)
Snow Skadi的概念场景插画(组图)
p站画师あす菜唯美小插作品(组图)
画师Svetlin Velinov超震撼CG插画作品(组图)
pixiv画师ぺいぺい插画作品分享(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