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手工雕琢
洮河砚,全称是“洮河绿漪石砚”,又称洮河石砚,简称“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喇嘛崖一带,这里古为洮州所辖,砚石又产于洮河东岸或洮河水底,故名“洮河砚”。
图2 王玉明制作《西厢记》洮砚
图3 洪绪龙制作《杨贵妃》洮砚
图4 马万荣制作《思乡》洮砚
图5 刘淑霞制作《娥皇女英》随形洮砚
图6 吴巧红制作《嫦娥奔月》洮砚
图7 卢锁忠制作《不可高声语》随形洮砚
图8 王玉明制作《恒心》随形洮砚
图10 窦关昌制作《花生》仿生洮砚
图9 李想令制作《种瓜得瓜》仿生洮砚
图11 张斌制作《瓜瓞绵绵》仿生洮砚
洮河砚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始于唐,宋初闻名于世,明代雕刻工艺已经十分精致。历代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把赏的奇葩。与端砚、歙砚、澄泥砚并称“中华四大名砚”,清乾隆帝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将“洮砚”列为国宝,2006年“洮砚”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64年,民间一些旧藏洮砚和新制的洮砚,出现在甘肃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惊动国内外,被世人瞩目。新老艺人辈出(大多是藏族),传承有绪。他们雕砚依然遵守传统,采用手工雕琢(图1)。
笔者试将当代名家精雕细琢的人物故事、花果仿生类“洮砚”介绍给读者。
图2,王玉明制作《西厢记》洮砚。其砚石为“喇嘛崖鸭头绿”,长27、宽18、厚7厘米。砚盖表面浮雕门庭,左侧为仕女红娘及小姐崔莺莺;右边是张君瑞扭头偷看崔莺莺。右下角阴刻填蓝款“庚寅年冬月”,左钤刻红文“王玉明印”方章。砚体长方形,凸起砚心,边框内琢钟形砚泓、墨堂。
图3,洪绪龙制作《杨贵妃》洮砚。其砚石为“洮河绿石”,长22.6、宽17、厚7厘米。砚盖表面浮雕园庭栏杆、芭蕉,杨贵妃侧身站立栏杆旁,身披霓裳拖地,右手成莲花指在脖前,头饰大朵牡丹花,面容文静秀美。右上角阴刻填蓝款:“杨玉环。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砚体长方形,凸起砚心,边框内琢钟形砚泓、墨堂,石材罗纹显现。
图4,马万荣制作《思乡》洮砚。其砚石为“水泉湾新坑浅羊肝洮石”,长16.3、宽12、厚1.8厘米。砚呈圆角盘形,砚池长弧形,砚堂大而平;砚背表面浮雕:左侧一老年官人,头戴幞头,身穿长袍,背手站立,开窗举头望夜空的明月,表达唐代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思乡的意境。
图5,刘淑霞作《娥皇女英》随形洮砚。其砚石为“喇嘛崖绿石”,长23、宽20、厚6厘米。
该砚取砚石天然水波纹喻江水,在一抹深色云纹的上方仅凿半轮墨池,便浑然勒出左侧二妃为舜帝殉情时寓乌云遮挡残月的悲凉心境。人物雕琢细腻,面容悲切忧伤;服饰轻盈飘逸。整方砚作画面简洁,格调高雅,意境深邃。
娥皇女英,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
图6,吴巧红作《嫦娥奔月》洮砚。砚石为“水泉湾鹦哥绿洮石”,长34、宽29、厚5厘米。砚体为随形,上窄下宽,上方浮雕桂树、楼阁及彩云缭绕,右侧浮雕嫦娥手捧玉兔向天空飞奔;左侧大半琢为墨池、砚堂。
图7,卢锁忠制作《不可高声语》随形洮砚。其砚石为“洮河绿石”,长25、宽19、厚3.5厘米。作者以浮雕僧人袈裟与其弟子的躯体构成砚堂,以成“砚”之要素。巧用斑驳黄色石皮雕成一扇,陡增“振翼欲飞”的“传播”“兴起”之含义。尤其是徒弟听了师父“不可高声语”的教诲,表现出大彻大悟的神态,端得入木三分。佛曰:不可说(不可高声语),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
图8,王玉明制作《恒心》随形洮砚。其砚石为“水泉湾水坑洮石”,长15、宽12、厚2.5厘米。作者在右下侧浮雕松树下一老妇在石板上正要把一根铁杵磨成针,其左边一小童正在好奇地观看。左上角阴刻填蓝砚铭:“恒心。苍天不负有心人,铁棒磨成绣花针。丁亥秋月玉明作。”
《恒心》表述中国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载: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图9,李想令制作《种瓜得瓜》仿生洮砚。其砚石为“水泉湾卡儿山鹦哥绿洮石”,长25、宽18、厚6.5厘米。砚体正面上方及左右侧圆雕、透雕藤蔓、花及小瓜钮,中间剖去瓜皮,雕琢砚池、砚堂;背面亦圆雕、透雕瓜体、藤蔓及小瓜钮。作者雕工细腻,栩栩如生。
图10,窦关昌制作《花生》仿生洮砚。其砚石为“瓜皮黄洮石”,长25、宽14、厚5.5厘米。砚体盖用圆雕、透雕藤蔓及两侧串串小花生;砚体是一颗大花生,砚池、砚堂在盖下,没有显现。
图11,张斌作《瓜瓞绵绵》仿生洮砚。砚石为“喇嘛崖鸭头绿”,长13、宽10.6、厚2.5厘米。椭圆砚体起边,上部及左右浮雕藤蔓、小瓜钮,借用石纹雕一大瓜为砚堂,上部深琢小砚池,其中间恰雕大瓜之把钮。整体构思巧妙,简约美观又实用。
徐跋骋:孤岛剧场 | 艺术汇 访谈
“北京当代·艺术展”即将开幕,这一次所有人都能读懂艺术之美
“对话-边缘”——花桥纪2019年度提名展
现代民间绘画展在吉林省文化馆开展
如何拥抱一个诗意的世界?来趟山东文博会就够了
“国防万映·百影百千画”主题展在西安举行
第二届中原民间珍贵古籍展开展
“好风相从——程小轩宫扇作品展”在东京鸠山会馆启幕
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
“纪念碑谷2视错觉主题艺术展”在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盛大开幕
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举办 首批12种字体展出
2019第三届“东方之星·眼中的爱”清华美院艺术展开幕
红色记忆——木根雕展正在三坊七巷展览
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立言——第三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将在苏州隆重举行(图)
他是元四家之一,山水画构图繁密、气势磅礴、技法深厚、纵横离奇
妥木斯油画展在西安当代美术馆开幕(组图)
宋文治泼彩山水,让人沉醉!
第十二届漫画节下周五开幕 《哪吒之魔童降世》角逐“动漫奥斯卡”
他的油画作品柔和细腻,未完成的遗作成为后世人体画的传奇
强盗半路出家,竟成了大画家!
书画修复|从吴湖帆等合作的《刘定之像》谈一代“装潢圣手”
木根雕艺术的“红色记忆”
回顾‖流失的江南——麦浪北京个展(组图)
展讯丨与新中国同行·灵韵华彩·中国当代名家高志华美术作品展
洛阳火车站改建挖出汉代古墓 文物局否认曹操墓
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系列活动启幕
现象级艺术展览|“拒绝打卡II·天空艺术展”回顾(组图)
第三届“东方之星•眼中的爱” 青少儿书画清华美院艺术展开幕
纪念登月五十周年,上海当代艺术馆发起“塔台呼唤”
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在苏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