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美人卷帘临窗下,挑耳静性意如画。心有情丝千万缕,都付双眸赏池花。”
图1
这把粉彩仕女《挑耳赏荷》壶,属于“桃花美人”的“民国风”,很有诗意!此壶是民国初年“江西张永茂写生”的瓷画作品,高13、直径11、口径6厘米。壶体正面为画(图1),背面有字“月白清泉”(图2)。
瓷友藏家叶伯瑜告诉笔者,在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有一幅国宝级文物《挑耳图》(又称《勘书图》)。该图为绢本,设色,纵28.4、横657厘米。画上有一座三折画屏。屏风前画一条长案,案上陈箱匣书卷等物。右侧矮案前,一人坐椅上,手持耳匙,左目紧闭,作者把挑耳时的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案上有勘书时的书卷笔砚。右边立一侍者。卷上留有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勘书图”和“王齐翰妙笔”字样。卷左下侧钤有李煜“建业文房之印”。卷末附有宋人苏子由、苏东坡、王晋卿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识,非常高大上!
据苏东坡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六月二日《跋南唐挑耳图》记载,此图先为著名画家王诜(晋卿)所有,王氏是宋英宗的女婿,家中有“宝绘堂”,收藏丰富。王诜之后,此图转入朝奉大夫王定国手中。后经宋徽宗赵佶御题,命为《勘书图》。
此画作者王齐翰,大约创作活动在南唐。南唐政权的首都在南京,称江宁府(金陵)。后主李煜特别喜好绘画,他在宫中设立画院,集中绘画名手,专门从事创作,王齐翰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勘书图》是王齐翰唯一留传于世的画迹,突出了勘书文人的消闲神态,是继承、发展了唐代山水、人物绘画特点的艺术佳作。
《挑耳图》自南唐至今,流传达千余年。据说,后来也出现一些赝品,但收藏于南大的这幅为真品。《挑耳图》于清末为端方所有。1924年,端方的后人因家贫,将此图与20多件西周铜器均转让给美籍福开森博士,福开森创办金陵大学后,于1933年,慨然将近千件文物,包括《挑耳图》赠送给金陵大学。这件事早有记载,而且也曾见诸报端。
民国时期,在瓷器上出现了一个画种,叫“桃花美人图”。据专家说,这是承继了清后期的审美倾向。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此时宫廷画家是整个清代数量最多、名家辈出的时期,尤其是乾隆时期。这些在宫廷中供职的画家,绝大部分来自民间,他们借鉴西洋绘画技法,表现人物面部,五官刻画细腻、清晰,富有层次、立体感,尤具神趣。此壶上的美人服饰和挑耳时的神情,就可看出一二。这类绘画,从宫廷发展到民间,比如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十二美人图》。而展览中,冷枚的《春闺倦读图》就属于这类绘画。
从来宫廷画家与民间画家都是密不可分的。宫廷画家很多也来自民间,而民间画家的聚集地莫过于江南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扬州盐业和漕运的优势,使其一跃成为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都市,随之形成了活跃的绘画及瓷画市场,美人图的活跃,必然致使绘画的多元化与情趣化,画工精细,设色华丽,尤其是粉彩仕女、写意花鸟等方面创新颇多的文人画,还有许多有名和无名的瓷器画工。
有人说,“掏耳抠鼻为不雅,为何能成为瓷画?”这是因为画工们知道“大俗即大雅”的道理,文人认为“情趣优于刻板”。工匠们当然也知此理。景德镇的工匠在绘瓷过程中,继承了传统,加之,他们生活在民间,最了解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所以,他们在大量的民用瓷器上,一展身手,绘制了无以计数的民用器物,流布到后世。所以,民国初期“桃花美人”才得以广受人们喜爱,甚至影响到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和文化生活。
带你领略女青年——步骤图
素描静物写生中需注意的问题
素描静物如何表现空间关系
震惊!上百位招办老师眼中的高考志愿填报十大误区
阅卷老师揭秘头像扣分最多的原因:耳朵
人物速写的要求——五大要点
绘画状态和最根本的技能
手把手教你如何画嘴巴 值得美术生来看看
素描步骤,美术生都应该看看
速写默写方法详解
于小冬素描教学
人物速写的技巧
素描头像画不好?看看素描头像画头骨的好处。
素描注意问题
赫本那些不为人知的画作
成为素描静物高手的方法!
怎样把握素描中的两个整体?
确定三大基点 色彩轻松拿高分
仅用粉笔绘制,总画幅面积1600平方英尺
美术高考色彩静物二十字教学法
构图中的明暗关系处理
素描的明暗关系六个绘画技巧
美术高考素描谈
素描中线条的表现规律总结
素描中常见错误及解决办法
九大要点:画好素描头像
铅笔画中橡皮擦的使用注意事项
素描和速写的区别
速写微课堂 考前如何学场景速写
素描知识大汇总(入门篇),让你看完就会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