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举行开工仪式 彭涛 摄
中新网十堰9月8日电 (彭涛 张文静 余博文)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开工仪式8日举行,其考古成果将为五龙宫遗址的永续保护和修缮提供详实依据。
武当山五龙宫遗址 彭涛 摄
五龙宫是武当山九宫八观之一,也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其始建于唐代,又经宋、元、明历代扩建修缮,于明永乐年间规模达到顶峰,现仅存龙虎殿、御碑亭、影壁墙及西宫部分古建筑。
本次考古发掘由湖北省文物考古所负责,十堰市博物馆、武当山文物宗教局协助。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计划先对五龙宫中宫南厢房以及南宫内东院进行试发掘。发掘区所在的东院内有南厢房、日月池、大殿等建筑。
武当山五龙宫遗址 彭涛 摄
根据现场测量数据,本次遗址发掘区域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约53米,计划实际发掘5000平方米。待试掘区域得到国家验收后,再对五龙宫进行全面考古清理、发掘。
考古人员考察五龙宫遗址 彭涛 摄
五龙宫遗址的考古研究是一个综合性课题。除考古发掘,考古队还对沿五龙宫至金顶的古神道和古路网进行“线状调查”,对五龙宫周围可能存在的重要遗物进行采集,对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和香客信众留下的大量史料及铭刻材料进行整理。
“挪用”缘何也能成名作?
对话邹文 公共化,谁来领跑?
实验水墨:从文化转向材料
《图的背叛》:马格利特以来
数字中国画:当国画创作与电脑联姻
法国风景画大师韦尔内标志性灯塔被发现
丁长荣画鱼
笔墨当随时代——现实题材作品创作随感
美术的“废墟”
公共艺术,能否一人有一颗钉子?
李可染、傅抱石、钱松喦的山水创作初识
杨晓阳:反对艺术创作中的极端个人主义
烧“水”的深意:回归传统文人精神?
百年闽台漆艺,传承七千年文明
艺术×工学=设计²
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
易介中:把艺术当做豆腐一样
放下权威: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家与网络
程小琪的荷很有趣
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不应“与照相机争功”
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引热议
张桦:传递生命的温度
偏见目睹之798怪现象
“打造画派”之风应煞一煞
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马书林画京剧人物
让传统照进未来 ——访品物流形设计公司创始人张雷
美术史论学科发展开始转向“财经学”?
中国画需要艺术家真情投入
工笔画不可少了绘画性
扬州盐商与扬州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