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车马出行图》
四川汉画像石清新活泼、精巧俊爽、写意传神、气韵生动、风格独特之特点,充分显示出运动和气势之美。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形态,为汉画像石艺术的典范。
图4 《西王母图》
图2 《乐舞图》
图3 《杂技图》
四川汉画像石是在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厚葬之风盛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艺术渊源,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那精美的画面不仅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社会风貌。
四川地区古称巴蜀,特别是秦“迁六国豪强”等移民措施,使得中原先进的文化艺术传播到四川,并与当地文化融合,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繁荣,为汉画像石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川汉画像石以成都地区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艺术,是东汉时期一种集雕刻和绘画为一体的美术作品。
汉代四川政治稳定,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四川汉代雕刻艺术的迅猛发展,达到了汉代雕刻艺术的高峰。四川汉画像石艺术,是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四川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四川汉画像石也由此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四川的画像石画面内容非常丰富,内容上主要有日常生活、音乐、舞蹈、百戏、建筑艺术和神.话传说。采用浮雕的方法把画面突出在平面上,或用线条表达方法勾勒出各种表达内容。有表现劳动生产场景的,如播种、收割、舂米、放牧等,有的描绘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的场面,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的则描绘了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车马出行图》(图1),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贵族出外游猎时,坐良骑,挟弩持弓,神情威严,高冠博带,耀武扬威;车行道上,主人和随从按各自身份,分乘轺车、轩车、篷车,车马疾驰奔腾,尘土飞扬,车辚马啸,场面壮观,反映出主人的身份。汉代车骑出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就车舆的形制来讲,有轺车、轩车、辎车、蓬车等。一般而言,普通官史乘车坐轺车;六百石以上官史乘坐加幡轺车,即车厢的两边加屏板;三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出行时乘轩车、辎车。就车序的列队而言,规定三公以下至二千石的官吏出行时有骑吏四人;一千石至三百石县长的官吏出行时,前有“主簿”“主记”两辆从车。《车马出行图》不仅对研究汉代社会风习制度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研究主人的身份地位,也有重要意义。
《乐舞图》(图2)画像石中,可以看见它那优美舒展的艺术形象。舞者翩翩起舞,形象和动态都很优美。从舞者挥手起步的舞姿中,仿佛能听到伴奏的乐声及其音乐的韵律,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生动活泼的气势。《乐舞图》在精细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一种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优美,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乐舞图》独具风格,而且在刻画人物形象,体现时代特点等方面,都是很好的雕刻作品。其主要艺术特色是古拙传神,浑然一体,形神兼备,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体现了我国汉代雕刻艺术的成就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杂技图》(图3):汉画像石上的杂技表演者,腰部很细小,这与当时的审美情趣有关。据载,“楚灵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这是统治者个人的好尚,却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以致为了腰细而饿饭。实际上,许多优秀的杂技艺人,大都有很好的腰功。腰功好,才能使百戏姿态柔美、灵活、轻捷而富于弹性。苦练腰功的结果,必然是腰肢纤细而柔韧,体态窈窕而轻盈。这种美的观念比较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也是杂技艺术能受到普遍喜爱并流传久远的原因之一。汉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统治阶级的好尚,中外文化的交流,使杂技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贵族豪强之家大都蓄养倡伎优伶,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等调瑟,郑舞赵讴,每有宾客,必有杂技表演款待。
从汉代《杂技图》汉画像石可以看到,汉代杂技艺术不仅空前繁荣、多姿多彩,而且其表演场所和表演形式也多样化。有的表演于广场,有的伴随着出行的车马列演出于途中,有的演出于楼阁,也有的于家中献艺……这些都在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所表现。
《西王母图》(图4)可以看出,半人半兽的西王母由神变成仙人,其形象也变成雍容华贵的王母。汉代,朝廷曾多次主持“祭西王母”,而且是由“二千石令、长奉祀”。西王母掌握有“不死之药”,能使人长生不老、永生天国,这与汉代人祈求升天成仙的思想一致,也应是汉代西王母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
四川汉画像石突出的意象造型,把现实生活的复杂过程,运用独特的形态语言去组织和安排,寻找出视觉上的秩序、节奏,表现出生动、夸张、概括、整体感强且富于神韵的意象。四川汉画像石,很难看到大疏大密相对比的例子,而大都构图松散,如同布白均匀的印章,形成气势开阔的构图。
四川汉画像石主要体现日常生活面貌、生产劳动场景及建筑艺术,更能全面地体现汉代的庄园经济,凸显四川地区的地域特色。主题鲜明、线条简洁流畅,感情色彩丰富,极富有浪漫主义情调,体现了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同时又为中华文化大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四川汉画像石不论是生动的现实生活题材,还是神秘的仙人鬼怪形象,都离不开汉代工匠的精雕细刻。对阴线刻、高浮雕、弧面浅浮雕等雕刻技法的灵活运用,使简单的线条亦能勾勒出有力的造型;对人物动态的捕捉、场景构图的研究,使画面虚实相错,简明生动;对艺术形象进行写意、夸张、变形等处理,令其形神兼备,整体呈现出豁达闳大、毫不拘忌的大汉风尚。汉代工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精湛的雕刻工艺,构图紧密、夸张得体、以形传神,以浑古的笔锋和简洁的刀法,线刻细腻真切,有阴柔之美,浮雕浑雄苍健,有阳刚之美。阴柔阳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水平,更让人切身体会到汉代的工匠精神。
“旅途一一沈民义美术作品展”亮相苏州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招生政策采取线上初试和线下复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1景德镇陶瓷大学组织美术类专业校考
《意·幻——鸥洋·杨缨 双个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21年南京晓庄学院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科目
2021年山西传媒学院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山水·风景——全国青年画家学术邀请展
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在西安美术馆开幕
美美与共——中国国家画院与澳门艺术家交流展在澳门举办
2021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方式
“乐居长安”展在浙大开幕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2021年广东美术联考考试题目
2021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类专业继续组织校考
武夷问茶——刘牧彩墨作品展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2021年山东艺术学院将组织美术类专业校考
2021年湖北美术联考考试题目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2021年艺术与科技专业继续组织校考
四川音乐学院2021年采用各省美术统考成绩,不组织校考
山东体育学院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山东省)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初试时间的通告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2021年北京市考生艺术类校考预报名
浙江老一辈雕塑艺术家的师者细语
“艺术与生活”第三届优秀艺术设计作品展
2021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继续组织校考
北京印刷学院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公告
“灵山——田卫个展”将在人可艺术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