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为金黄色贵金属,元素符号Au。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质软而重,延展性强,熔点高达1064.43C。在空气和水中极稳定,不溶于酸和碱,溶于及氰化钠或氧化钾溶液中。
我国使用金器的年代约在夏朝,主要是浇铸成型。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金器的加工方式也变成以锤鍱、錾刻为主。同时还出现了鎏金、错金、包金等工艺。由于金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不发生氧化,故防锈蚀对金器来讲是不存在的。陕西咸阳秦都咸阳遗址中出土的战国时楚国的货币“陈爰”,虽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多年(前475-前227)、仍具有金黄色的金属光泽。
由于金具硬度小的特点,故极易磨损,变成极细的粉末,这也是金以游离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原因。因此,对那些浇铸和锤成型的金器应以防磨损和外力打击变形为首要。
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要与其它较硬的物体碰撞和摩擦。同时,金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通常情况下1克纯金可拉长至320米,在现代加工条件下可拉长至3420米以上,用细若游丝来形容并不过分。
因此,对那些拉丝、镶嵌成型的金器应以防断折和变形为主。在欣赏和摆放之时,不可大意,稍不小心便会铸成大错。在大量的元及明清传世品中见有金器物,所谓的鎏金亦称之为火镀金,系以金与水银制成的金泥涂饰在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水银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表面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大型器物较为常见,如造像等。
另见有贴金,如前所述,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两(31.25克)纯金可锤成万分之一毫米厚面积为16.2平方米的金箔,然后贴在涮有一层胶水、或豆浆黏液、大蒜汁、冰糖水等的织物、皮革、纸张及建筑物的表面。由于这两种方法均未从根本上改变器物的本质,如鎏金并不是“合金”,贴金亦非“溶金”。故此类器物更要注意防摩擦和外力打击,稍有磨损则胎体尽显,不仅观赏价值受损,绝非可比拟,而且经济价值亦大打折扣。
虽然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会与王水、氰化物溶液、水银等物质发生反应。因此,金器应远离这些物质。如果表面上有灰尘可用软毛刷刷除,也可用柔软的皮革擦拭,在需要清洗时,可选用乙醚、苯、中性肥皂或氨水,洗涤后要尽快烘干。
由于金器为贵重金属制成,其本身价格亦不菲,而那些有工艺的或、或嵌、或镂的器物更是价值连城。如唐代的一只刻花瑞兽花卉盘,市场参考价则达180-23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一件西汉的虎形金带钩,虽年代早于前者,本身又是一个“金疙瘩”,但市场参考价格不过12-15万元人民币之间。由此可见,金器的收藏并不是分量越重,年代越早越值钱,而是要考虑其制作工艺是否高超,造型是否独特,艺术性是否强烈及器物的完整程度。
发现身边的美——《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反思
不要忽视孩子的天性
美术课实施愉快教学的思考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
变形画与联想(二)
素描训练和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情感积极
《生动的小泥人》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色彩花卉写生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尝试
对于美术课改的一点反思(暑假作业一)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片绘画的蓝天
走出课堂,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变化无穷的线条》反思
《童心童趣》一课反思
培养学生的绘画自信心
即使微弱的进步也是超越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美术新课标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美术教学中的反思--国画
色彩的情感联想
《雪花飘飘》教学反思 」
《美丽的小毛巾》课后反思
《纸品乐陶陶》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未来建筑
美术课教学有感
《彩色的圆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反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