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银币上硬戳记的产生。银币上加盖戳记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银币的真伪。由于金银是天然货币,其价格昂贵,自然就要求鉴定其品质,戳记就应运而生。中国古代喜欢使用白银,唐宋之后经济发达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在银币之前的银元宝银锭上就已经有验银的记号。最早期的地球双柱等外来银币流入中国之后,为了确定其真假和成色,在银币上打上验银硬戳并且开始大量使用。
二,硬戳记的发展。硬戳随着银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新,由早期的简单符号发展成采用钱庄最具代表性的中文字,相当规整醒目。银币在实际流通时打上硬戳记对其使用价值几乎没有影响,当时人们只考虑银币的成色和分量,不会考虑太多的品相问题。但是流用时间长了戳记打多了币面就变的满目疮痍并有碍美观,甚至也会出现分量的流失。
三,墨戳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硬戳的弊端也慢慢突出,随后出现的墨戳是对前期使用硬戳的改良措施,由于效果良好被大力推广应用。由于中国古代印章文化相当发达,写文章作诗画都会盖印章,再加上机制银币形状有上下两个平面,自然而然把盖章证明应用到鉴定银币上。
四,墨戳的优势。墨戳比硬戳有相应的好处,墨戳印章使用的材料不再是硬戳的刚性材料,通常使用木料,牛角或象牙等柔性材料,使用墨戳不会对币面产生伤害;墨印模糊或流通到下一家钱庄后可以清洗后再次盖章。由于钱庄商号印章上可以容纳更多的文字图案,把钱庄或个人的名称地名盖章的时间等信息盖在银币上,这个效果是硬戳无法达到的。所以现在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精彩的墨戳印记,而几乎看不到一个硬戳记里有四个以上中文字。盖上墨戳既对银币进行甄别,也对钱庄起到广告的作用。另外当时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买卖交易和礼尚往来使用银币时个人也可手写毛笔字非常方便在银币上留下墨批,这样对银币的真假同样具有可追溯性。
五,墨戳文化的发展。自从墨戳出现以后,墨印文化欣欣向荣。印章几何图形争奇斗艳,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扇形,锭形等等;印章字体有楷体篆体行体草体宋体等等。因此墨戳文化是集书法篆刻于一体,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然后墨戳也有其不足之处,墨印容易磨花掉色,绝大多数的墨戳银币传承下来仅保存一些墨迹,原来文字图案模糊不清,所以一枚带有完整漂亮的墨戳银币是不可多得的藏品。
六,墨戳和硬戳在银币上的应用量。根据几年来在网上对老银币的欣赏中,地球币和双柱币打硬戳比较普遍,盖墨戳的少点;鹰洋和龙洋使用期间硬戳和墨戳两者都普遍,无硬戳的鹰洋和龙洋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民国使用大头以后,硬戳渐渐减少,墨戳相对增多了;后期小头硬戳更少见,墨戳占绝大多数;船洋由于流通时间短有戳记的反而更少了。总体状况是硬戳呈现先多后少下降趋势,墨戳呈现先少后多的趋势。硬戳使用时间要比墨戳长,墨戳不可能完全替代硬戳,因为硬戳要比墨戳检验银币来的直截了当。墨戳和硬戳还会随地域差异民风不同有变化,有的地方习惯用墨戳,有的地方习惯用硬戳。就像北洋银币硬戳少见,江南币硬戳就非常普遍。
七,墨戳的真伪。钱币有真伪,墨戳也有真伪。判定墨戳的真假是广大泉友最关心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能够说清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还是要依据盖戳的时间。盖墨戳是随着银币发展而发展,随着银币停止流通而消失。可以说在银币作为流通货币时盖的墨戳可以称为老墨戳,退出流通领域的银币再盖的墨戳只能称为新墨戳或假墨戳。随便说一下旧上海有加盖苏维埃大头来牟利,这当然也是藏家所为。所有的老银币不一定带墨戳,但带墨戳的老银币几乎都是真银币。
八,墨戳和硬戳的现实意义。总之银币流通时盖上的戳记是为了辨别银币的真伪,加盖戳记后一般不会影响钱币的使用价值,除非太烂品已经造成分量减少。到如今进入收藏领域同样也起到判别银币真伪的作用。只是戳记对银币的品相起到关键的作用,普遍认为没硬戳的要比有硬戳的品相好价格也相应要高,很少一部分由于字戳漂亮或有特别的欣赏价值而升值。银币上的墨印会比硬戳影响少些,因为墨印没有对银币本身产生伤害,原味带戳的银币总是给人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但墨戳会对带光好品评级产生影响,个人认为墨印清晰可以保留原汁原味的状态,若仅残留墨迹的话可以洗净以换取高分。我们现在再次弘扬墨印文化,是对老墨印抢救性保护,愿更多的好墨戳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以上是个人对戳记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帮忙指点。在此发一枚自己收藏的鹰洋,币很普通有几种戳记,硬戳“德”“裕”,圆墨戳,方形白粉戳,鹰面有墨批。
烟标上的万里长城
金元时期邓窑青釉茶杯盖
西安美术学院2020年专业课招生考试考场安排表
FROOTS画廊新项目《地图效应:由衷爱上这座城》
牦牛主题画展开幕 展高原人文风情
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复试考前提醒
“清水出芙蓉”竺庆有中国画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相关提示
中央美术学院2020专业复试测试正在进行中
80后女漆画家办个展
戴泽先生精品系列观摩展将亮相蓉城天府艺术季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素描考试时间调整的通知
许鸿飞: 我想和荔枝有个碰撞
关山月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遗世独立——非“主流”人物肖像作品展
收藏和田玉有诀窍,你学会了吗?
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校考复试考试回寄试卷邮寄说明
南希画廊新空间开馆展|“以纸为墨”冉启泉个展
“不忘初心 伟大征程——从建党到建国红色文物史料展”开幕
“金唱盘: 非空约束失败”陈抱阳个展
“无壁之屋”安娜特·罗岑森个展
白酒收藏的三点技巧
全球艺术家齐聚 环保艺术新玩法
国内唯一传世男式飞鱼袍9月29日亮相山东博物馆新展
云南90后傣族姑娘办展:让民间老手艺“走出去”
时尚男女爱手串 材质内涵收藏知识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校考启动素描副题考试的通知
交趾黄檀(大红酸枝木)家具真假难鉴定
战国时期巴国动物形青铜器
“每周一部新手机”周思维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