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芳:《百福》
百福,犹多福。中国人喜欢福字,对联写的是,“春满乾坤福满门”、“福如东海长流水”,人人希望有福气,有福运,打开福门,福至心灵,福惠双修。现在又是家家贴福字,而且是倒着贴,祈祷福到。
“百福图”是由一百多种不同的福字样印制成的,是以篆体为基础的字字异形图案,也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福字图案,正是文人的参与,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紫砂壶中,这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使壶充分满足了壶迷的追逐传统文化唯美唯雅的心态,百福寓意多福,俗话说的好,有壶是福。中国人自古就有祈福、盼福,惜福的传统,福、祥文化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福的内涵极为丰富。在中国传统理念里,“福、禄、寿、喜、财” 是五大福,即福如东海、步步高升、寿比南山、喜事临门、财源广进。
“福”是诸事皆吉的总称,如富贵寿考等统称为“福”。每逢新年或吉日,则有祝福之字或寓意之图出现在民俗活动中,人们用以祈盼万福降临。“百福图”字体造型稳重、均齐、端庄,极有意趣和韵味,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爱。
福字图案除字体变化外,还有“老福字”、“福字灯”及“花鸟字体”等形式。多用于画稿、节日装饰、雕刻等处。
壶铭,不仅是附着在壶身上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具有浸润陶冶茶人心灵情趣的独到功效,是集诗词书画篆刻为一体的艺术佳馔。每当放下心来的时候,捧着心仪的紫砂杯或者紫砂壶,品啜着壶中清心溢香的佳茗,心领神会地咀嚼着铭文的内涵意境,那将是多么的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啊!
艺术授权使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如何让世界“工厂”变身制造业基地
郑重宾中式媒介上的西式思考
新水墨描述中国画自我立场
美术的“废墟”
美术品著作权保护空间尚待拓展
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
毕加索VS现代英国艺术
艺术×工学=设计²
方力钧:创作动力源于痛感激发
“雕塑计划”:新格局下的自我突破
工笔画不可少了绘画性
艺术概念的演变:从美术到视觉艺术
博物馆民间捐赠之路堵在哪里?
《中国艺术报》: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
“挪用”缘何也能成名作?
美术要坚守美学底线
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不应“与照相机争功”
雷人“鸟巢”频现,都是创新乏力惹的祸
公共雕塑:在空间中博弈
让传统照进未来 ——访品物流形设计公司创始人张雷
实验水墨:从文化转向材料
李可染、傅抱石、钱松喦的山水创作初识
百年闽台漆艺,传承七千年文明
探秘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女神雕塑变校董引热议
烧“水”的深意:回归传统文人精神?
重建新闻漫画健康向上的战斗性
《图的背叛》:马格利特以来
工笔画家的精神追求:沉得下去 抬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