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银币目录外观及纪念章
对于金银币收藏来说,发行量是永恒的话题,而对于资深收藏者来说,实铸量才是最大的密码。
顾名思义,实铸量就是金银币的实际铸造数量。而对于金银币,尤其是早期发行,以外销为主的金银币来说,实铸量恰恰是反映其珍稀程度的最关键数据,对收藏投资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收藏大家曾经评价过,判别一枚金银币是否是珍品,有这么几个要素:题材是否优越,实铸量是多少,损坏和融毁比例大概是多少,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存世量和市场流通量越少,珍稀程度就越高。
关于实铸量,金银币市场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譬如早期发行的某题材1公斤银币,不少书目上记载此币的实铸量是50枚,但是多年后,市场上突然出现了编号为65的证书,那50枚的实铸量又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实铸量恰恰是金银币基础数据中获取程度最难的一项。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或个人能够罗列出中国金银币的权威实铸量。这和金银币的特殊发展历程有关,早期金银币多作为外销产品,海外经销商和大币商的话语权很大,而国内的发行机构和造币机构并没有档案收藏留存的意识,导致金银币实铸量缺少一套完整的历史档案。如果想要收集到非常明确的实铸量,一定需要尽可能了解,可能需要走通国外数十家相关机构的渠道,还有国内的造币厂。这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工作,对人脉关系、行业资历、行业地位,国内外钱币界的了解,等等多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正因为获取难度太大,金银币的实铸量,对于金银币公开发行的书籍来说,一向都是禁区。因为资料如何收集,信息来源的渠道,信息的准确性,都是很大的问题。《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的主创团队却说:没有什么禁区,对于收藏者有价值的,我们就要放进来。
为了揭开金银币收藏里最重要的密码,编撰团队走过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程。众所周知的原因,金银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实铸量涉及到国家货币制造机密,要想获取需要权威部门特别授权。这中间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看看《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前的序言,有过哪些历程,做了哪些工作,能供一窥。首席作者汪洋老师对此很感恩:“包括帮助过我们的很多造币厂前任领导,现任领导们。写序的都是很多老领导们,他们站出来说,这本目录的数据是全的,是对的,是经过考证的。还有很多在现任领导岗位上的,很多帮助我们点滴都留在心里了。”
中国金银币目录外观
因为很多历史资料被分散收藏,编撰团队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搜集起来,这个工作量太大了。目录中提到的所有金银币实铸量,都有可供查证的文字或图片资料,都是经过无数遍确认的,都是有理有据的。据了解,其中有70%的数据是通过很艰难的渠道搜集整理起来,任何一个实铸量都不盲信,都是从最源头的生产环节来确认的。还有30%的数据,则是编撰团队通过孔乙已网购入1000余册相关书籍,包括但不限于,上海造币厂、沈阳造币厂的厂志图录以及生产技术单,里面谈到的金银币的损耗是多少,成品率是多少等等,通过这种科学数据分析来论证出结果。汪洋老师很自信地说,关于实铸量的生产资料,我们手里是最全的。所以才做了这么多年,虽然路程很艰辛,但是能够完成就很有成就感的,因为这个工作是经得起市场推敲,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关于实铸量,还有一个问题。编撰团队只是从生产端来考证金银币的实铸量,至于后来又熔毁了多少,这个不在《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的论证范围里。作为一部科学目录,要做的只是真实反映数据,不包含任何感情色彩的。这枚钱币是不是大珍或者有多少文化沉淀,这个让收藏者自己去感悟。预估存世量这些带有主观色彩的数据,不在这部目录的论证反映范围里。
“谁说出来的故事都是主观的回忆,不是客观的再现。只有历史文档资料支持,通过科学论证的得出的数据,才是客观真实,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通过大量科学艰苦工作,《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才有信心敢自认——揭开金银币收藏的最大密码:实铸量。
《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2019版的售价仅378元,每本目录均配1枚美国NGC公司封装的双金属纪念章。该纪念章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老师设计,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
P.S:《中国金银币标准目录》由美国NGC中国顾问、全国钱币收藏联盟金银币委员会主任、著名企业家和钱币收藏大家汪洋老师;美国NGC中国顾问、香港著名金银币收藏大家和爱国人士陈景林老师;美国NGC评级师、钱币学者林振宇老师合著。
清华美院中国画高研班国展创作师生展
全球热门博物馆排行 卢浮宫第一 北京故宫第二(图)
“旷野——百年中国乡建”艺术展将开幕(组图)
纪念苏东坡先生诞辰980周年 百画百壶创作活动在京举行
黄永玉的紫砂壶亮相“中国美术馆之夜”
丛林之书:兀鹏辉作品展亮相言午画廊(组图)
“中国抽象艺术跨世纪梳理展”在联合国&密歇根开幕
监管新规如何影响艺术品基金(图)
“达·芬奇与鲁班艺术科学国际大展”开幕(组图)
2018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展演激情开幕
中国设计文化生活体验展亮相墨西哥城(组图)
南京将开办国内首个艺术博物馆学院
寒夫书画文艺术成果展在京举办
“暖阳——李传真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万物一体——徐善循人体绘画展欧洲巡展(组图)
“盒子”王川新作展
南京展出博物馆历史 173年前英国宣传大报恩寺(图)
“环肥燕瘦”汉唐长安丽人行
佳士得六月呈献特别展览“蒋勋的艺术人生”(图)
吞没一切的白(组图)
《清明上河图》推出3.0版 宋代繁华触手可及(图)
"土地-自然-艺术" 李玉双绘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对谈
康熙乾隆喜欢用什么砚(组图)
2018年河南省艺术类录取仍为顺序志愿
“烟云供养——陈无忌作品展”敬华艺术空间开幕(组图)
山东青年美术力量系列展亮相天津美术馆
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作品联展亮相年代美术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展览全新亮相
“社会的变迁 回望与前行”中德摄影艺术展
丝路匠心壁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