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博物馆藏汉代白玉蝉说古代文物中的“蝉”意
炎炎夏日里,户外骄阳下匝地的浓阴里,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在耳畔汇成一支充满激情的乐章。听着蝉声沸腾,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题友人山居》:“四郭青山处处同,客怀无计答秋风。数家茅屋清溪上,千树蝉声落日中。”吟咏之间,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蝉鸣回响,思绪翩翩,忍不住去武汉博物馆展厅一游,只见展柜中的一只蛰伏了近两千年的白玉蝉(见图),双翅收敛,平静如水,眼睛鼓突,身躯匍匐,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关于蝉的旧事。
这件汉代白玉蝉长6、宽2.9厘米。绛白色玉料,半透明。扁平状,蝉形。头部双目外凸,神态宁静、安详。双翅及尾部呈三角峰状,双翅平静收敛,沉稳端庄。白玉蝉的正反两面,用宽阴线结合游丝毛雕,分别琢出蝉的头、胸、腹、背、双翅及尾等各个部位,棱角分明,纹理清晰,光洁大气,与“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的记述深相契合。看着它蛰伏已久的身躯,倾听着林阴中传来的蝉鸣,便觉得宋代诗人朱熹“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形容显得格外生动贴切,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林间蝉鸣的一种与世无争、雅致浪漫的自然风情,活泼而不凝滞,奔放而又绵长。
蝉,又名知了,属于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唐代许裳的诗句“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道出了蝉是夏天极为特殊的应景之物。蝉的生命周期很特殊,初为幼虫,慢慢成为蝉蛹,最后变成飞虫,故在我国古代,蝉有着复活和永生的象征意义。“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蝉栖息高枝,餐风饮露,以清晨的露水为生的习性,又被古人誉为高洁的象征,《唐诗别裁》中就有“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的描述。正是对蝉有着纯洁、清高、通灵的认知,所以蝉很早就被古人用作佩饰造型,且多为玉质。玉蝉,即蝉鬓的美称,多被古人用于随身佩戴。
蝉的幼虫形象最早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古人皆以蝉所具有的羽化及不食和饮露的特性,来比喻人之死后亦不食而重生,像蝉一样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染污泥浊水,故从周朝后期至汉代以来,一般在人死后的葬礼上,亲人会将一只玉蝉特意置放于死者口中,意为“含蝉”,寓意人死后精神长存,在玉蝉的作用下,能死而复生,此外,古人还认为玉蝉有为生者辟邪、为死者护尸的作用。这虽然只是亲人对逝者的一种求得庇护和永生的愿望祈盼而已,但这种死人葬玉习气一度蔚然成风,古人纷纷购置玉蝉作为随葬冥器,以至于这一时期生产了大量造型美妙的玉蝉。
蝉个体虽小,却由于它的身体两侧有着非常大的环形发声器官,故能发出响亮的鸣叫声,且长久不衰,是炎炎盛夏来自大自然的最具活力的声音,南朝萧子范就曾以“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来描述蝉鸣的魅力。其实古人还喜欢倾听蝉鸣,认为蝉鸣有着消夏祛暑的功效,南北朝诗人王籍在他的《入若耶溪》中,就曾发出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感慨,而隋代诗人王由礼的“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亦有着蝉鸣消暑的解读之意。
两汉时期,社会稳定,国力强盛,不但王公贵族、官宦人家,甚至绅士富商、普通家庭,各个阶层都喜欢使用玉器,以致崇玉之风盛行一时。汉代玉器主要有礼玉、饰玉、陈设玉和葬玉等几种类型,以陈设玉和葬玉的工艺最为突出。除了玉佩饰、玉用具被大量使用,用于殉葬的玉冥器也大肆流行,而且奢侈成风,甚至以金镂玉衣作为死者身穿的殓服,如西汉时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墓葬中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头到脚,使用了2000多枚玉片,这也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汉代用玉十分注重对玉料的选择,尤其对白玉倍加青睐。这件汉代白玉蝉小巧精致,遍体无穿孔,可见不是用于穿系佩戴,而是一件典型的汉代随葬含蝉,雕琢技法简练概括,形象简朴逼真,生动传神,体现了汉代玉器类明器的工艺水平。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
上海建桥学院怎么样
百名艺考生疑遭老师钢棍殴打 打人者被开除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在湖南艺术类录取情况
黄河科技学院怎么样
上海海事大学怎么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怎么样
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湖南美术专业录取线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在广西艺术类录取情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怎么样
安阳工学院怎么样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怎么样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怎么样
郑州工商学院怎么样
洛阳理工学院怎么样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吉林市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白城师范学院2016年艺术校考成绩合格证自行打印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怎么样
2016秋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安阳学院怎么样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在山西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郑州师范学院怎么样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在贵州艺术类录取情况
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黑龙江省美术本科专业录取线
上海杉达学院怎么样
信阳学院怎么样
河南科技大学怎么样
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江西省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江苏省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