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又作“筯”,即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本文要介绍的这双宋代银箸(见图),1992年出土于江苏溧阳市沙河乡新沙村的一座南宋晚期的墓葬中,现藏溧阳市博物馆,系国家二级文物。银箸长为23.3厘,重57.1克,上部六棱形,下部为圆柱形,中部为竹节纹造型。银箸上方下圆的设计,既暗含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同时在具体使用时方便了摆放及夹菜。银箸形制端庄雅致,整体造型修长纤细,颇显宋人简约气质。
宋代金银器较之唐代其制作更为商品化与平民化,两宋时期“私家制作和买卖的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在汴京、临安和建康等大城市中都有金银行或金银铺,有的金银行还和交引铺结合起来,成为商业资本的代表。”这一时期金银器已经广泛使用于市井餐饮活动中,如《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一条有:“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而这件银箸可谓是宋人将金银器使用融入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代以前筷箸的形态特征多以通体圆柱为主,且最早称之为“梜”,《礼记·曲礼上》中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玄注曰:“梜,犹箸也。”战国至秦汉时期已经普遍称“箸”,如韩非《韩非子·喻老》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对刘邦说过“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这样的话。宋元时期依旧流行称呼为“箸”,元代孔克齐在《至正直记》中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箸瓶、渣斗,或银或漆木为之,以箸置瓶中。”到明代开始称“筷子”,据明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当时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字的发音,一旦船抛锚停住了,行船也就没生意,而“筷子”有快开船之意,因此就将“箸”称为“快儿”。后来,人们借鉴“箸”从竹声的方法,在“快”字上加了个竹字头,“筷子”一词便产生了。
“六招”分辨票证真假
“邂逅实验-课程创作进行时”群展
2017俄罗斯油画作品邀请展在抱华楼开幕(组图)
“格物·有情”刘旭摄影展
王宏画鸡 • 走进青岛赛奥泽恩(组图)
化敌为友 一位年轻军官和三名俘虏对视的一瞬
什么是铬绿碧玺
和田玉皮:半遮半露才是至美之道
除了《六龙图》你还了解瓷器上的哪些龙
2017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艺术类合格分数线
“观乎人文—首都高校教授全国书画巡展”怀仁站盛大开幕(组图)
月湖美术馆举办铜质雕塑艺术展
“发现”中国当代名家艺术邀请展
长春光华学院2017年江西省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清华美院2017届夏季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组图)
人民币收藏需要注意几点?
“LALIQUE ART 莱俪艺术”艳亮艺术北京(组图)
“情调”邱胜贤作品北京首展
市民李师傅购买藏品:一个藏品竟有俩主人
和田碧玉的养生作用解析
2017吉林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分数线
2017透纳奖四人短名单在此 更多样化也更资深化(组图)
“相遇亚欧”当代艺术展在京举办
“大道至简 笔墨游心”罗家宽书画作品展(花鸟、山水、佛像)
20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校考合格线
深受乾隆宠爱 160多幅作品被清宫内府收藏
什么是香盒?香盒值得收藏吗?
明清古旧家具的收藏与投资
20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美术类招生简章
“观瓷——君瑞汇当代陶瓷艺术展”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