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6月13日电 (记者 胡健)具有2500年历史的晋阳古城遗址二号建筑基址13日首次对外开放,该基址是目前中国国内发掘出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五代建筑基址。
当日,正值太原市举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来自当地的文物爱好者、文博机构专家等一同站在晋阳古城遗址之上,触摸沉睡的历史。
此次对外开放的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汇集了近年来晋阳古城遗址考古的重要收获。该遗址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是一处从北齐到唐五代时期大型建筑基址。
基址之上罩有保护大棚,这就是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范例。建成后的保护展示大棚,可让民众透过围栏近距离观看到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出土场景,再辅以出土遗物陈列、图文介绍、声光电等视觉效果,使得文物“活起来”。
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裴静蓉介绍,二号建筑基址群体量之大、出土遗物之丰富、建筑结构布局之清晰,是晋阳古城历年来的首次发现,也是目前中国国内发掘出土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五代建筑基址,对研究唐五代建筑布局和技术工艺有重要价值。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邀请民众来到考古工地的第一现场,就是要让文物走下高台,走向民众,让民众从这些文物遗存中挖掘丰厚的太原文化,唤起百姓记忆。
晋阳古城遗址作为太原市建城2500年的实物见证,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晋阳古城遗址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方城池遗址、石窟寺庙遗址和墓葬区遗址。
百年生息万年心——怀念柳曾符老师
“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
传统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
韩国画家与中国诗人的对话
郭宇宽:如果梵高生在中国
米勒:尖端科学如何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线的认知与表现
破译历史的路障:刘墉丛考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贾廷峰:画家相轻要不得
徐文生:牡丹文化与绘画(图)
广州艺术家谈文化如何走出去
传统绘画方式是否是一把入门钥匙
刘喜海对陈介祺的影响考绎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
从钱穆到钱锺书:北大未名湖取名考源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王清州:超以象外的写意水墨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
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图)
东方禅宗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
从《范曾研究》创刊看“范曾研究”的悄悄走红
鉴定证书的“江湖”
张其凤:当代书坛的三大误区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
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自觉修为
张其凤的高音书法系列探索臆说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三谈《功甫帖》为什么必须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