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人们看待美的人和事物,似乎更容易获得愉悦和舒畅的心情感受。在当今人们普遍的印象里,现代社会是一个进步、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倾慕,往往会更加张扬和直接;而封建王朝时期的古人们,则更为注重内敛和含蓄。然而事实上也并不完全如此,至少从清代瓷画匠人烧制的这件潘安出游棒槌瓶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那种对于美的痴迷和疯狂。
这件棒槌瓶为康熙棒槌瓶的基本样式,高45厘米,盘口直颈,丰肩鼓腹,下承圈足。其腹部平缓而开阔,适宜绘饰各类人物场景。其上以青花满饰,瓶颈部分绘饰一周如意云头纹,以及寿字纹为点饰。瓶身一部分绘博古图案,另一部分以青花划线留白开光,内绘以“潘安出游 掷果盈车”人物故事图案。
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著名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民间也常以“貌若潘安”来直接形容男子的美貌。成语掷果盈车正是对于潘安出游时人们疯狂追星情形的生动描述。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笑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瓶体画面上看,从人物五官、动态、服饰等可判别诸人特征,五名奴仆,两人执扇,两人呈物,一人推车。潘安身着华服,一手持折扇,另一胳膊倚靠扶手,回头望向那女子所在之处,面露笑容,仿佛在欣赏美景一般,形象逼真活脱,画法精细入微。再看女子也是身着华服,体态各异,交流攀谈,相互打趣。又加以起伏变化的山石、点缀其间的草丛,枝繁叶茂的树木来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和错落感,人物与背景之间协调巧妙,主次关系分明,错落有序,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感觉美景不自来。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简介及美术专业介绍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美术类相关专业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美院相关简介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及专业介绍说明
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相关简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巴黎第一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山东轻工业学院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简介及专业详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简介
长沙学院介绍及专业简介
南昌理工学院艺术系等相关美术类专业介绍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相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