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这件清代德化窑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宽板沿、弧壁、平底,足墙内斜。胎骨洁白呈糯米质,釉面晶莹肥厚,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花色淡雅泛灰,盘内底中央采用双勾平涂画法绘折枝花卉和一朵小菊花,周围连续十段弧形纹,内布鱼鳞锦,口沿内壁二十开光,每开光分别装饰折枝花卉与鱼鳞锦、万字及杂宝图案,互相对称列置。
这件青花锦地开光花卉纹盘在外销瓷中被称为“克拉克瓷”,日本学者称之为“芙蓉手”,此类开光花卉纹盘为清顺治到康熙年间福建德化窑制品。
“克拉克瓷”的称呼由来已久,早在万历三十年(1602)和三十一年(1603),葡萄牙克拉克港的两艘商船先后从中国贩来的大宗商品(主要是万历年生产的瓷器)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截获。船上的瓷器被运往荷兰的米德尔堡和阿姆斯特丹拍卖,受到众人追捧,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相购买,于是这种瓷器不胫而走,在欧洲引起轰动。由于这批中国的瓷器是从葡萄牙克拉克号商船上得到的,产地不明,在荷兰又是首次亮相,所以此类瓷器被称为“克拉克瓷”。其实早在16世纪,中国的此类瓷器已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皇室中使用。不过,经过那两场拍卖活动,克拉克瓷声誉日隆,并走红整个欧洲以及世界,“克拉克瓷”一度是欧洲人、阿拉伯人、非洲人以及东南亚各国皇室与平民所钟爱的珍宝,成为身份的象征。
克拉克瓷在世界陶瓷史上是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一方面,克拉克瓷的输出,促进了中国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其作为文化使者,传播了中国文化,并进一步影响了欧洲的艺术从巴洛克风格转变成洛可可风格。另一方面,欧洲人对克拉克瓷的喜爱以及贩运克拉克瓷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导致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波斯等国纷纷对克拉克瓷进行仿制,这种大规模的仿制促进了欧洲陶瓷产业的发展,最终生产出真正的瓷器。
海协会书画交流分会在京成立
刘云山参观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展
杨遇泰山水题画诗三首
曾梵志伦敦个展亮相高古轩
延安之冬
月照上人:心香祝国土 禅艺酬乡情
漓江画派异军突起
新疆油画全国行“情系神州” 展出129幅作品
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
南非举办中国当代大学生油画展
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清风雅骨 ——吴月霖水墨人生
李平:风雪·艺术·人生
李可染:山水大家的牧牛情调
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
程小琪:以像写神 以言立意
一批诚信画廊获授牌
第三届民间国宝评审结果揭晓
金丝楠木艺术展于国家博物馆开幕
“美丽广西”中国画展举办
笔墨春秋―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作品展开幕
山西成功修复80平方米北齐墓葬壁画
杨金川:见物皆画似
中华民族人物风情画展在巴黎开幕
陈之佛先生像的世纪之缘
中国美协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写生采风
伦敦艺大校友展亮相798
白国文与“铁岭工笔画”
值得期待的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法国奥赛博物馆珍藏展亮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