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注意力集中》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早晨,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免大吃一惊,心想,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这样对他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到披阅全文,继而他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丰子恺《村学校的音乐课》
丰子恺《云霓》
丰子恺《家住夕阳江上村》
原来,这篇文章当时是评论丰子恺先生漫画的特点,他的作品中人物的脸部没有眼睛和鼻子,却也惟妙惟肖。且以丰子恺先生《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为例,说画中孩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仔细一看,画面上的人物却少了眼睛和鼻子。
其实,孩子们没有眼晴,这并非画家的疏忽,也并非孩子们一个个都是瞎子。从他们在课堂上扬着头、张着嘴唱歌的神态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们此刻正沉浸在唱歌带来的欢乐中,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消失了,这纯粹是一种意境的描绘。也许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即当人们进入到某种意境时,一路上再好看的东西,即使看在眼里,也印不到脑子里,事后什么也回忆不起来,这就到了一种视而不见的程度。画家笔下的孩子们其实都是有眼睛和鼻子的,只是强调了听觉的作用,淡化了视觉的作用,最后干脆把孩子们的眼睛和鼻子都抹掉了。这种视觉淡化,强化了听觉的作用,收到了画外音的效果,这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技巧。丰子恺先生把这种夸张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他的淡化、省略是艺术的处理,极具分寸。不信,你在他这幅漫画的人物脸蛋上添上一笔眼睛和鼻子看看,整个画面就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亚洲第一位诺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时隔30多年,上世纪60年代初,丰子恺先生在与友人的交谈中,还曾谈起这段往事,并能清晰地记起文章的发表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后G20时代,Byart首届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引各方关注(组图)
查尔斯王子水彩复制品凭什么卖600万英镑(组图)
西藏唐卡成收藏家新宠 外媒:传统文化越来越受认可(图)
“俄罗斯油画名家艺术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在京启动(组图)
著名画家起诉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百帝图侵权(图)
《新青年》百年后再获重编 录陈独秀 鲁迅等作品
中国联合文明古国寻找遭到掠夺流失的文物
肯尼亚一次性焚毁超百吨象牙 创历史记录(图)
新疆古焉耆国千年佛寺遗址修复后即将开放(组图)
印度将向英国讨回传奇钻石 镶嵌在王冠上
青花瓷发源地出土大量唐代瓷片和瓷器
2016北京国际摄影周:更要品牌化 市场化
清华简研究成果: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或有新解(组图)
今年全力推进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
“2016国际收藏投资博览会启动仪式”将于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组图)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换届揭牌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公安部:破获眉山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案
连环画市场现收藏热 原价两毛小人书拍出上万元(组图)
编辑家黄涛遗孀 一次性为家乡捐出三千藏品(组图)
故宫将建新馆 更多珍藏走出库房(图)
擦亮眼!1600多人投资沉香被骗4.5亿元(图)
西班牙下水道中发现古罗马钱币 价值百万欧元(组图)
300具最古老木乃伊出土 比埃及木乃伊大2000岁(组图)
蓬皮杜展被批太商业化 陈丹青:艺术展可以商业化(组图)
百年清华园站遗址成出租屋 租户称已住十余年(图)
中国商人拍下大都会中国瓷器 捐赠国家南海博物馆(图)
手机APP让博物馆打破围墙 艺术品迎来数字化时代
南京国宝朝天宫借给开发商做活动 馆长遭停职(图)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文物遭拆除 当地多部门被起诉(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