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帝国入主中原以后,历经10位皇帝,每位皇帝都铸有自己的年号钱。而其中史载嘉庆上位之年,还铸了乾隆朝的钱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乾隆通宝制钱中,哪些是乾隆本朝铸的,又有哪些是嘉庆登位后铸的?
图1 乾隆通宝宝浙局正背面
图2 雍正通宝背“浙”
图3 乾隆通宝本朝背“浙”
图4 乾隆通宝本朝背“浙”
图5 嘉庆通宝背“浙”
据《清史稿·食货志·钱法》记载:“康熙元年,铸纪元钱。后凡嗣位改元皆铸如例。高宗内禅铸乾隆钱十二,嘉庆钱十八,非常例也。”另据唐石父主编的《中国古钱币》清朝钱币一章介绍:“明年元旦高宗为太上皇帝,传位于皇太子,是为仁宗,改元嘉庆,户部铸嘉庆通宝新制钱。初命各省局及新疆,于年铸额中铸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半。”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嘉庆皇帝继位的当年,除依例铸了嘉庆通宝,同时还铸了乾隆通宝。那么对这一批乾隆通宝钱,我们能不能鉴别出来呢?
笔者认为经过仔细分析、比对,应该是有区别的可能的。笔者手上有一枚乾隆通宝背满文宝浙局的钱币,就很有可能是嘉庆朝当年所铸之钱。该币精整厚重,径25.4、厚1.6厘米,重5.38克,满文“浙”大,且书写异于乾隆本朝“浙”的书写形式。这些特点都显现一种仪式式的铸币特征。
具体来看,乾隆本朝的满文浙书写是“公式”,而这枚乾隆通宝背满文浙的书写是“公式”。这种书写形式只在雍正通宝和嘉庆通宝及以后才有(图2、3、4、5)。而乾隆本朝的宝浙局的“浙”字满文书写,从钱币图录看均为“公式”。由于雍正朝在乾隆朝之前,可以不考虑。因此可以推测,正是嘉庆朝在宝浙局的满文“公式”的书写上进行了改进,所以为我们提供了鉴别乾隆通宝制钱是由本朝铸的,还是由嘉庆朝铸造的线索和依据。也就是说,笔者手上的这枚乾隆通宝宝浙局制钱,应该是嘉庆皇帝继位当年所铸造之乾隆通宝。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省局在嘉庆皇帝继位当年所铸的乾隆通宝制钱,有待于人们去逐一鉴别。笔者只是作为一种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美术考题(湖北)
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美术艺术类专业考题
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艺术类校考考题
四川大学2011年艺术类专业美术考题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美术专业考题
2011年2月25日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考题北京考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美术校考专业考题
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校考美术专业考题
北京服装学院2011年考题
绵阳师范学院2012年美术考题
2000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题试题
湖南大学2012年美术专业校考考题
2012年南昌大学美术专业考题
浙江传媒学院2012年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
湖南工程学院2012年美术校考专业考题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2005年素描考题
北京工业大学2012美术专业试题
解放军艺术学院2010年美术考题
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美术专业考题(河南考点)
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美术专业考题
2012年四川文理学院美术专业考题
哈尔滨学院2010年美术专业考题
昌吉学院历年美术考题
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美术类专业考题
四川美术学院2012年考题
2013年四川传媒学院美术单招/校考考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艺术类考题
天津美术学院2012年考题
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美术专业考题
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美术类专业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