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是耳朵饰品,也称耳饰、耳坠、耳珰、珥,一般于耳垂部穿耳洞后佩戴。我国耳环起源于远古,考古发现最早的耳环实物,是在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发掘出的一枚由铜丝弯成,简制之极耳环,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悠久。另外多处新石器遗址,均有耳饰出土。耳环的初期使用,大都局限于少数民族,及至宋朝开始,才真正得到流行普及,盛行于明清。耳环材质一般以金属、金属与珠宝玉石相组合为主。或金、银、铜、锡等金属本色,或镶嵌珠宝玉石,或鎏金鎏银,或饰以点翠、施以珐琅等,也有其他材质制作的耳环。耳环的款式多种多样,或轻巧简约,或雍容华贵,或别致新颖。总之,可与女性所佩戴的簪、钗、步摇、手镯、戒指、臂钏等首饰,相互呼应衬托。
如图所示这对清早期灯笼形耳环,总高均为8.5厘米,两只总重17.7克。耳环由六翘角的凉亭顶为主体,六翘角各自悬挂一条银链,每一链中间各饰一圆形小灯笼,链坠为花蕾双叶坠(惜已缺失两坠)。六翘角凉亭顶之底部正中,焊有小圆环,环与银钩相连,银钩一上一下连接着两只形状各异的灯笼:上为大圆形灯笼,下为内外各饰六瓣花丝镶边莲叶,共计十二瓣莲叶组成的宫灯形灯笼。整对耳环,部分银丝为铜鎏银,手工艺制作为剪丝、弯丝、花丝、累丝、鎏金、鎏银、焊接等。
这对耳环由大大小小16只灯笼所组成。灯笼在古代或当今,不仅用以照明,更是喜庆之物,成语“张灯结彩”、词语“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均喻意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吉祥欢乐,象征着美满祥和、人丁兴旺、团团圆圆。
徐培晨赴美国讲学办展
798国画系列大展首展聚焦美协
走进滕州中国美协百名画家采风活动举行
刘咏阁画作高校巡回展在京启动
美术馆馆长应把好展览学术关
丁观加:画到底是画心意
青岛莱西燕海美术馆周年纪念展落幕
百雅轩再推版画交易会
杭州国画双年展呈现长卷视界
李雪松花鸟作品展举办
农民画家为广西美术馆揭牌
北京画院庆祝成立55周年
沉浮画展亮相广西南宁
陈之佛书画作品捐赠国博
谢磊北京首展亮相艺术8
达芬奇等文艺复兴珍品亮相国博
呼鸣“向大师致敬”
“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展出
解读当代女画家李秀峰和她的画
王清州画展798艺术区亮相
“继承与弘扬”美术作品展在沪展出
梁江书画作品展示学者本色
江苏花鸟画优秀作品晋京展在京成功举办
回声壁
“艺术湖南”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展亮相北京
警察书画作品展翰墨迎春
杨之光兰花系列
奥弗·勒路石近作展亮相央美
中国百年百肖像展在京举行
夏理斌:艺术智性与自由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