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势利鬼们梦想着要做的事情给葡萄酒挑刺。我还记得几年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的一位朋友想要给和我们一起吃饭的女性同伴留下深刻印象,想要树立起他是个对葡萄酒略知一二的男人形象;我们点的第二款酒是一款意大利红酒,它闻起来有点泥土味儿但绝没有木塞的味道,但我的那位朋友却坚持要叫侍酒师过来。
这位侍酒师动作夸张的闻了闻木塞,然后给自己倒了点有问题的葡萄酒进行品尝,在品尝之后,他非常自信的向我们宣告:“这款酒没有木塞味道。”我表示赞同,但看到我的朋友一副皱着眉头的表情我也觉得兴趣索然。我不记得他后来是否喝了那款酒,但我的确记得我当时可是美美的享用了它。
辨识出葡萄酒具有诸如木塞污染、已经氧化、有沉淀物或是酒石酸结晶之类的缺点,这样的问题要比葡萄酒毫无缺陷的情况常见的多。拿我们的“泥土味儿”的意大利葡萄酒来说,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饮用更加柔和、更易于入口、口感更温顺的葡萄酒,比如澳洲的美乐,而不是一款有着苦味、单宁酸味儿和干干口感的意大利葡萄品种酿的酒,比如内比奥罗的话,那他在喝意大利酒的时候自然会觉得不适应它的味道。
同样地,如果一款葡萄酒在上桌的时候酒杯里飘着小片的木塞碎屑,实际上它没有木塞木味儿,可能只是因为开瓶时塞子被弄碎了然后掉进了杯子里。有些人知道这一点;但也有人会以此而对侍酒师加以责难,认为他的酒里飘着碎屑,就已经是“被木塞污染不能饮用”的葡萄酒。
曹喜蛙:不要从道德模范上去要求艺术家
彭德:美术文献论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组图)
范式转型与文化战略视野下水墨的可能性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
栗宪庭:何为当代艺术
碎片化的画室历史如何复合(图)
艺术展览的海外镀金热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
皮力:关于目前绘画批评现状的一点想法
关于后博物馆的思考
燃烧的艺术,不朽的烙画
当代艺术看不懂正常的 不喜欢也正常
贪官墨宝是一面照妖镜
严渊:中国绘画的道统
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组图)
艺术重要的是大众
该给展览的青春燥热症去虚火了
虚弱的吐槽:全国美展湖北区事件透视
郑闻: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观念转型
央美典藏展:西画东渐的百年表情
傅抱石曾否认中国画需改良:用不着加其他调剂
玉雕界英雄非要问个出处吗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组图)
画室:画家神圣的创作空间(组图)
2017年陕西美术联考报名考试办法
岭南奇石的喜与忧(图)
沈行工:欣赏性是收藏的前提(图)
微中藏世界,石上谱华章——张学东平刀微刻(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