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绵延千年的丝路古道分南、北、中三条横贯全境。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展,不仅开拓了贸易、传播了文明,更让新疆成为华夏文明与多个其他古老文明交流对话的国际舞台。
这是一件唐代舞狮俑(见图),长11.6、高13厘米,1960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该舞狮俑以泥雕制而成,双目怒视,宽扁鼻翼,红嘴白牙,作张牙欲噬状。通体先施白色,后局部染以浅绿色。躯体外表刻划白色弯曲的条纹,以表示狮身上卷曲的松软长毛。狮身脊背饰带上的八条宽带分别对称下垂腹部两侧,腹下露出四条人腿,很显然这是由两人装扮成狮子的形象在翩翩起舞。此俑形体虽小,但整体造型率意,刻画逼真,富有生气。
相信不少读者在见到这件珍贵文物后,在惊叹于先人的智慧和技艺的同时,和笔者一样会生发这样的疑问:没想到舞狮俑在唐代就已出现,那么中国舞狮的习俗和传统源于何时呢?
丝绸之路是一条举世闻名的贸易、文化、交通之路,把古老的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文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联结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也促进了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各民族的乐器及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西亚、南亚等国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与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影响,在此基础上,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音乐文化。
中国舞狮历史悠久。早在1100多年前,大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西凉伎》),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
从本文介绍的这件舞狮俑和白居易的《西凉伎》诗来看,中国舞狮的民间传统艺术最迟在唐代就已出现,甚至要早于唐代。
为什么中国不产狮子却盛行舞狮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呢?如同龙一样,狮子对中国人来说是前所未见的动物,加上随着佛教的传播,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有了双重身份的加持,对狮子可以带来吉祥的说法人们便深信不疑。舞狮最终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的一项喜庆表演。
据考证,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代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貌、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到了唐代,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
舞狮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早在1900年前,波斯通过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商业贸易,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波斯使者还把狮子等动物运到中国。伴随着官方和民间舞狮活动的不断兴起,古代匠人和书画家通过雕塑、绘画等形式将舞狮的形象艺术再现。可以说,舞狮俑文物瑰宝的出现,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研究的课题。
杨一墨艺术展将办
180米书画长卷献礼十八大
洪浩昌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第四届“明天会更好”书画展举行
"苍茫惟一——安东书象展"亮相北大
北京举行喜庆党的十八大书画大展
“虚薄”绘画展在北京开幕
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中国画提名展
中国画主题创作展“为农民工塑像”
徐惠泉作品展呈现“墨彩人物画”
左庄伟夫妇金婚画展走进南京社区
“走过春秋——白国文绘画作品展”举行
新春名家书画作品“蛇舞丹青”
雕塑艺术家展望的展览《我的宇宙》
卢禹舜160余幅画作展现新人文
中央美院举办王玉平作品展
第三届全国漆画展规模历届之最
马新林中国画展亮相关山月美术馆
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春蕴京华
中哈联展庆祝建交20周年
王清州画作充溢“怡红快绿”情趣
于会见画展关注都市生态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开幕
中加国际书画艺术展在京开幕
正举沈鹏书画作品展举行 展出百余幅书画作品
珂莱画展尝试新的表现形式
中韩建交20年艺术展举办
万达携石齐画作“挺进”卢浮宫
河北成安农民书画展举办
南京举办首届社区美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