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旧时王谢堂前燕》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暖花开,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是多么令人惬意。因此,古往今来的画家们都喜欢画它,赞美它,希望它长驻人间。而中国“漫画之父”的丰子恺笔下的春天却别有一番风味。丰子恺从小在浙江崇德乡下读书,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使他的画很接地气。在他的笔下,春是那么的诗意、谐趣,寥寥几笔间,勾勒出他眼中的春景,春草绿,花儿红,垂柳飘飘,人在春中行。让我们一起走入丰子恺的画里,去体味他眼中的那份春意盎然吧。
图2 《春光先到野人家》
图3 《东风浩荡扶摇直上》
图4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丰子恺笔下的春天,是门德尔松的音乐,轻松,欢愉,可以暂且忘记烦忧。“春在卖花声里”,只要还能活泼地生长着,便是最好的春天。在他的笔下,春天最常见的意象是杨柳。因为作者喜欢杨柳愿意伏首,望向自己的根的谦逊,所以他的春天画中,总有一抹绿柳在。有时柳作景,更有人间烟火气。有时人立柳梢头,无论是闲谈还是静坐,都多了一份温吞和谦逊。如《旧时王谢堂前燕》(图1),高大的松树,郁郁葱葱,婀娜的杨柳,绿意依依,过墙的杏花,争芳吐艳,天上两只燕子,展翅翱翔,墙边一身穿白衣黑裤的女子正在竹竿上晾晒衣服,身后一身穿蓝袄的孩童把衣服递给妈妈晾。右上角的题词选用唐代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虽题的是古诗,却画出了寻常百姓家的春天。在他的笔下春天,也爱画上春日飞花。绿柳衬红花,是他画里的浓墨重彩。丰子恺对柔弱易逝的花,有一种怜惜之情,他将人们逐花的场面画了下来,是为了将它们留存在记忆里。如《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春天里,崎岖的山路上,一家人正闲适地走着,两旁的小山上,一边是垂下绿丝绦的柳树,一边是红花缀满枝头的杏树,杏花开得明丽,片片胭红拂在行人头上。好一幅春意盎然图。
丰子恺笔下的春天,不仅停留在公园闹市,而且也会出现在偏僻的山野村寨,他笔下的春天不是从日期的递进中得知,不是从他人的感慨中得知,而是在自然的每一处微妙变化中感受春的到来。如《春光先到野人家》(图2),远方一座山,近处一道坡,坡上一草房,房前一树花。女儿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指着红花,母亲则趴在窗口,笑看观花的父女。左角上题词是“春光先到野人家”。画与款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其中寓意,令人遐思。
丰子恺笔下的春天是儿童的乐园,充满天真。在他的笔下,春天里的小朋友,会折杨柳,逐飞花,扯着长线放纸鸢,也会煞有介事地挖土、提水来种树、浇花。万物复苏的时节里,他们对新生命好奇又尊重。这不禁让人想起袁枚的那句“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其实天真如孩童,他们便是人间春色。如《东风浩荡扶摇直上》(图3),绿草茵茵,春意正浓,几个放学归来的儿童正在放飞蝴蝶风筝,两个戴着红领巾的孩童,拉着线绳,将蝴蝶状的风筝,缓缓地放飞到空中,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的面容,我想一定是充满好奇、惊喜之情。而对面的一个孩童,面对升空的风筝,高兴得手舞足蹈,脸上充满了惊喜的神色。右上角的题词“东风浩荡扶摇直上”写出了春天里儿童们勃勃向上的生机。这幅画虽仅寥寥数笔,但不失为一件精品,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丰子恺笔下的春天是勤劳的,是播种的春天,希望的春天。在他的笔下,春天不仅仅是玩乐,还有春耕,还有勤奋,春日惹人倦,春耕亦不休。如《杨柳岸晓风残月》(图4),一轮弯月,高高挂起,风吹杨柳,哗哗作响,两位戴着草帽的农人,正弯着腰在水田中干活。右上角的题词选用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里的著名写景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却没有多情人离别的风花雪月诗意,有的是农人为了收获,为了希望,在田间不知疲倦地劳作。
诗情荷意 两栖情缘——野荷王老庄其人其画(组图)
杨川庆:面向五四诗风,回归新诗传统
2017滨州学院空中乘务专业招生简章
2017年上海美术联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点考场安排
迷离的状态:读赵俊忠的绘画
蔡广斌:颠覆传统去笔留墨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
艺术素养应重于测评分数
李鬼充斥艺术品市场:书画如何保真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年轻艺术家不应担心巷子深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钟涵谈油画问题:我们怎么看、学和用写实
白描世间真情:北京画院获捐贺友直作品(组图)
塞尚:莫奈是只狡猾的狐狸(图)
2017安徽艺术统考美术联考人数2.5万多名
何为当代水墨:作品与水墨媒材有关
故宫限流比涨价更紧迫
当代中国画发展具备出大师历史条件
2017年江苏美术联考命题方向分析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图)
贾雨的中国式抒情——贾雨原生态绘画作品赏析
王宏伟:“当代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底线何在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组图)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学习书法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于永茂:有灵魂才有山水真意(组图)
2017上海美术联考上海师范大学考点考场安排
余果:“当下”是对艺术行动的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