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大势好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搞收藏,大势不好的时候比如现在很多人就撤出了,但大势不好并不代表没有机会。投资戒贪,才能保证你应得的利益。”和田玉收藏,想要获利,首先得戒贪。
别因为贪,而买到假货
不知何时起,“克价”这个词渐渐在玉石圈被广泛提起,尤其是和田玉,从克价两千,到克价一万、五万,甚至更多,无论是籽料还是成品,我们也渐渐接受并且习惯用克价作为玉石价值的衡量标尺,虽然这些价格,很疯狂。或许其中有炒作的成分,在这个和田玉市场,谁都很难去估量明天它的价格会是几何。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刚入行不久的小白,既想买到好的籽玉,又想价格能够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这种心态,会比较容易被不良商家蒙蔽。
和田玉作为最优质的玉种,籽玉是其中精华,抛开炒作之疑,它的价格自然也是昂贵的。一块精品和田玉,从打捞到打磨,成品再加之雕琢,中间经过多道工序,还有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等,价格又怎会真的便宜呢。
别因为贪,而买到鸡肋
若已经不是小白藏家,能够大致辨认和田玉的真假,那么恭喜你过了第一关。这类人,还是得继续戒贪。市场上好玉难求,因为贪,而收藏一些品质比较低廉的玉石,或是重皮轻肉,或是盲目追求一些获奖作品。若是因为价格原因,初期入手一些品质一般的玉石,而随着藏家慢慢对和田玉的了解加深,会越来越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是盲目跟风,要知道,有些热门作品,它的价格因追捧而溢到顶点了,可能很难在近几年之内升值。反而一些非名家,但是玉质好,工艺佳的作品,鲜有人问津,这很考虑收藏者的眼光和市场敏锐度。
别因为贪,而忘记了收藏的乐趣
即便是有点的藏家,知道了买玉主要是看玉的品质,也难免有时候误入盲区。过分追求完美,那么一点缺陷,都会斤斤计较,拦腰砍价。现在的市场,好玉难求,真正在经营好玉的商家也很少了,过分想求一块心中完美的和田玉,在寻玉的路上,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这样过分追求玉质和心理价位的平衡,还容易忽略收藏和田玉的本质。
收藏和田玉,本不该是劳心劳力,应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藏家选择收藏投资和田玉,除了它本身能够带来的收益外,也是对和田玉的喜爱所致。收藏是一门爱好,切莫因大失小,丢失了品玉藏玉的乐趣。
专访马轲:力的画家
傅抱石曾否认中国画需改良:用不着加其他调剂
岭南奇石的喜与忧(图)
画室:画家神圣的创作空间(组图)
鲁迅偏爱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图)
中国画空白的审美价值
2017年黑龙江艺术类录取批次及志愿设置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郑闻: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观念转型
艺术品市场乱象催生冷思考
王璜生:作品下的暴力与诗意
中国当代艺术的死亡之吻
严渊:中国绘画的道统
刘礼宾:四个关键词看懂实验艺术展
专访蔡国强:谈艺术与争议
艺术跨境传播的意义
艺术展览的海外镀金热
水墨淡淡 诗意浓浓——甲竹桃水墨作品解读(组图)
文人知识人和艺人可以混为一谈吗
碎片化的画室历史如何复合(图)
2017年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校考实施规定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
该给展览的青春燥热症去虚火了
栗宪庭:何为当代艺术
吴东民:临摹也是创作
2017年陕西美术联考报名考试办法
曹喜蛙:不要从道德模范上去要求艺术家
微中藏世界,石上谱华章——张学东平刀微刻(组图)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组图)
彭德:美术文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