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兵器在商周时期曾大量铸造,是当时的国家机器——军队必不可少的先进装备。对于铸造在作战中能取胜的利器,奴隶主国家毫不吝惜珍贵的青铜。虽然经历了战争的大消耗,在遗存的青铜器中,青铜兵器仍然是一个大类。按它们的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攻击型兵器,这类兵器又可以分成长兵器、短兵器、远射程兵器,器型包括有戈、戟、矛、铍、钺、戚、殳、刀、剑、匕首、弩机、矢镞;一类为防御型兵器,器型有胄、甲。
图1 战国青铜戈
图2 阴刻铭文
安康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戈(图1),长24.6、宽12厘米。此戈是狭援胡单刺式,援后段较前段更狭。内后段狭,三面有刃。胡有单刺。是战国晚期器。此戈的锋有进击碰痕,可知它经过战斗。此戈的胡与侧阑间有阴刻三个字的铭文,笔者初步辨识为“木易戈”(图2)。它当初可能是为一名姓杨的武士铸造的。
戈,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勾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戈由戈头、柲、柲冒和柲末的鐏构成。商和西周柲冒大多为木质,也有青铜铸的。鐏的装置是东周时代发展起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青铜铸的戈头。《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指出了戈头各部分的比例。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是连接援的插入戈柲的部分,胡是靠近柲的下端延长的部分,其上有穿,以用皮索固定住于柲上。但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盛行无胡戈,它的形制和《考工记》所载的不一样,在援紧贴柲的部分上下有短柱形突出,这是为了使戈头牢缚于柲上,称之为上下阑。戈柲的长度并不一致,据战斗的实用需要而不同。《考工记·庐人》云:“戈柲六尺有六寸”,又云:“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考古发现戈柲的长度也是不同的。戈是钩杀的兵器,要准确地掌握援的钩喙方向,所以戈柲横截面是扁圆的,《考工记·庐人》又载:“凡兵,句(俗作勾)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抟。”椑,即是椭圆。抟,即是浑圆。就是这个道理。
传统苏绣“复活”传世名画
年轻漆画绽放甬城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展在京举办
“意象飞扬——牛浩东油画作品展”开展
2019年广西广播影视编导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明代“吴门四家”作品亮相粤博
广东省博物馆举办宋元明清单色釉瓷器特展
藏中读史:千年藏梦一卷书
人•海 观照——邹立颖 李冬 水墨双人展在盛世天空美术馆举行
台湾作家刘墉百余件绘画作品在辽宁展出
木心美术馆将推出古波斯诗抄本展览
阿根廷菲勒特彩绘艺术在上海集中展出
中关村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开幕
“动漫原画特展——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开幕
《最美三峡》油画展在北京即将开幕
佛山市文联助力石湾陶艺“双创”发展
“80·08”龙美术馆藏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国图展出海外珍贵动漫原画
“冷媒”陈丹阳×戈子馀双个展
花间逸趣•当代花鸟画系列展于山东美术馆开幕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草根诗社——书香翰墨传递乡土心声
金缕玉衣等逾百件汉代楚国精品文物首次亮相新疆
《如果国宝会说话2》开播 听四川国宝怎么“壶说”(组图)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设计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扬州博物馆举办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组图)
2018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
“东方主战场”展览在白俄罗斯开幕
石家庄:民间画家匠心传承壁画艺术
与时代同行——中国画、雕塑作品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