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民国“九·九”重阳节徽章
再过几天,就将迎来今年的重阳节。“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蜀中九日》,抒发了重阳佳节浓郁的乡愁。而笔者手边的几件藏品,则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这一节日的深刻寓意。
图1 《采桑子·重阳》全诗词微雕像章
图3 清代“登高望远”朱砂墨锭
图1所示是一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的《采桑子·重阳》全诗词微雕像章(图1)。这枚铝合金像章,直径8.2厘米,以红色为底色,正中央为金色毛主席侧面头像,两侧植物将重阳节的特征表达得恰如其分:左侧为山坡上迎风飘扬的茱萸,椭圆形的果实摇曳多姿;右侧为怒放的菊花傲然挺立,尤其着以金色,恰是“满地黄花”的写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头像下面的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手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综合来看,该像章结合重阳佳节,配以革命诗歌,既展示出革命根据地的壮丽景色,又彰显了与古人完全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意蕴深远,美不胜收。
图2所示是一枚民国“九·九”重阳节徽章。此章直径3.7厘米,正面镶嵌水晶玻璃,里面图案清晰可见:松林之间两只仙鹤怡然自得,寓意“松鹤延年”;左上角“九·九”二字,即突出了重阳节主题。
图3所示是一块清代“登高望远”朱砂墨锭。其长12、宽11.2、厚3.2厘米,重430克。正面图案:山峦一角,云蒸霞蔚,松林掩映,凉亭处三两友人或伏案抚琴,或翘首凝视,似有抒怀酬志、孜求彻悟之意。尤其左侧文字“登高望远”凸显重阳节主题。
刘玉来:国画创作情感融入说
许江:漫说“绘画的品格”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
日摄影家荒木经惟谈黑白摄影:与水墨画道理一样
冯智军:跨界莫称家
论中国书法的当代处境
赵子龙:替沈桂林骂骂艺术圈
真性情是艺术创新的原动力
艺术的疗效
雕塑家顾飚的艺术跨界实践(图)
社会影响是博物馆追求的目标
联考冲刺 | 考前必看的大神级速写笔记本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
物馆都在网上忙活什么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
陈丹青谈央美78级油画班:全是渴望画好的傻子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
东坡书法的启示:书是心中所发(图)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
忻东旺2013年自述
传统水墨画在当代的延伸(图)
中国书画传统中领悟继承与创新
陈丹青:我顶多能被称为“写家” 非常讨厌游记(图)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组图)
学者颠覆梁思成:文章曾大段借鉴日本学者(图)
返本开新:深入到画展当中
石青:当日常成为美学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
专家: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毛泽东与书法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