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临流此意》联,165.6×39.2厘米
梁启超(1873—1929)学贯中西,囊括古今,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以充满传奇的一生蜚声中外。早年师从康有为,倡导变法维新,声名显赫。“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坚持立宪保皇。晚年躬耕杏坛,讲学清华,致力于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鼓吹“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被尊奉为学界领袖。病逝上海后,杨杏佛撰挽联以哀悼:“文开白话先河,自有勋劳垂学史;政似青苗一派,终怜凭藉误英雄。”盖棺论定,意味深长,褒贬毁誉,一言难尽。
1924年,徐志摩、林徽因和泰戈尔在北京,被誉为“岁寒三友”
梁启超在写作中
梁启超才思横溢,学识渊博,著述之余,兴趣广泛,雅好楹联,最喜集唐宋诗词、名家佳句,精心架构,掇为一联,匠心别具,新意另出,令人不胜击赏,传诵一时。
1922年,“京派”著名画家陈师曾病逝,梁启超参加追悼会时,在现场布置的书画展览上,看到陈师曾的一副篆书对联,文字都是姜夔的词句,初见之下,不禁为其句式工丽而折服。梁启超深受启发,开始醉心于集句联——读词集句,撰为楹联。而所谓集句联,就是指将前人不同的诗词文句搜集一炉,巧妙组合,形成意境全新的楹联作品。表面上看,它是传统文人的文字游戏,实质却是一门特殊的二度创作的艺术,非读书广博、腹笥丰盈、学问精深,则难以驾驭,不能为之。
1923年,梁启超夫人重病在床,他数月陪侍病榻左右,每有空暇,读词自遣。翌年12月3日,他在《晨报》上发表了《苦痛中的小玩意儿》,文中写道,自去年灯节至中秋的7个月内,“在无聊的时候,把他们(指宋代词家)的好句子集句做对联闹着玩。久而久之,竟集成二三百副之多。”除列举了书赠徐志摩、蹇季常的2副集句联外,还精选了46副,先供朋友们挑选,再抄写给他们,胡适、丁文江、梁仲策、林宰平、刘崧生都曾有幸获得。
其中,书赠徐志摩的“临流此意”联,因叙写文坛雅事,流传甚广,梁启超视之为最得意之作,在《饮冰室合集·诗话附录》中回顾说:“此联极能表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
徐志摩的“故事”发生在1924年4月。印度诗哲泰戈尔应邀来华访问,徐志摩执弟子礼,既作翻译又当导游,陪同泰翁饱览中国的锦绣河山、宗教名胜。
为纪念这段经历,梁启超妙手天成,创作了一副集宋词联:“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上联三句出自吴梦窗(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姜白石(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陈西麓(允平)《秋霁·平湖秋月》,记述了4月14日徐志摩和泰戈尔在杭州畅游时泛舟西湖;下联三句见于李萧远(祁)《西江月·云观三山清露》(注:许是梁启超记忆有误,将李祁错作辛稼轩)、洪平斋(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陈简斋(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描写了4月23日徐志摩和泰戈尔在北京法源寺欣赏丁香,月下作诗,通宵吟诵。
联中“清癯”一词,传神地刻画出一中一外、一少一老两位诗人形态清瘦而意态清逸的容貌和气质。
全联因人切事,缘事而述,绾合无痕,语同己出,显现出梁启超广博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国学功底。
梁启超后来在北海公园松坡图书馆,用八尺浅绿印花笺纸,以北魏体书就,赠予徐志摩。上联题写“集宋词,制楹帖,想见泛西湖及法源寺丁香树下一夜也”,下联落款“甲子七月既望,启超作于北海松馆”,钤白文印“新会梁氏”、朱文印“启超私印”。
整副作品气息高古,气韵生动,布局精美,雄强劲健;书法严整朴拙,方正峻厚,堪称梁启超集句联的代表作。
梁启超一生纵情柔翰,以书为用、以书为学、以书为艺、以书为乐,篆隶真行,诸体皆擅,有“近代书法美学第一人”之誉。他受康有为“扬碑抑帖”“尊魏卑唐”的书论影响,主张书法“碑帖结合,兼包并蓄”,晚年推崇北魏书体,取汉隶、唐楷和行书笔意,融入方劲的魏碑体势,行楷互渗,刚柔相济。
《临流此意》联,即以楷体偏魏碑加隶意书写,既保留了北碑的波发跌宕、中宫紧峭,又增加了汉碑的神清气峻、风骨爽劲,结体偏方为主,起笔横竖方利,横画收敛上翻,撇捺伸展外拓,收笔转折方棱,轻重徐疾,提按分明,融诗词歌赋的文学性与传统书法的观赏性于一体,赏心悦目,各臻其美,形成了沉雄浑厚、平实隽美的“题跋体”书格,凸显出他立身处世中耿直、儒雅的个性和气度。
1931年,徐志摩搭乘飞机失事罹难后,此联由遗孀陆小曼保管。1965年,陆小曼临终前,将它转赠给与徐志摩有戚谊的建筑学家陈从周。俞平伯当年在陈从周的书斋“随月楼”拜读此联,叹为观止,题写了一首七绝:“金针飞渡初无迹,寄与情遥绝妙辞。想见时人英隽态,丁香如雪夜阑时。”落款“题随月楼藏梁任公集宋人词句赠徐志摩长联”。
陈从周晚年将它们一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转赠之前特请叶圣陶重书此联,留作纪念。当然,这一切已都是梁启超集句书赠徐志摩的后话了。
2017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7年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纽约亚洲艺术周为何平平收槌(组图)
2017湖南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高校名单
2017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表演专业招生简章(面向江西)
到故宫看国家级传承人的“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组图)
2017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青海高校名单
2017北京交通大学艺术校考合格考生名单公示
2017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
2017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专业投档分数线
2017西安工程大学美术校考查分与合格分数线
201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中央戏剧学院2017年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2017北京林业大学美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2017甘肃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高校名单
2017郑州轻工业学院美术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7陕西省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高校名单
2017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宁夏高校名单
2017西安工程大学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7广西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2017郑州轻工业学院美术校考成绩查询
2017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亮相国博(组图)
2017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4月10日开通
穿行——张帆潇娟木作艺术展开幕(组图)
2017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考试评分工作组织架构与流程
2017通化师范学院艺术类校考合格分数线
2017山东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高校名单
葡萄牙发现4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 为尼安德特人先祖(组图)
2017福建使用美术联考成绩录取的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