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无论笨拙神秘/商周、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华丽润研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其中以明朝为大盛,以苏式家具为明式家具的正宗。
但说起明式家具,首先需要理清几点概念:
1、我们所说的明式家具,是指明代江南“苏式”为代表的中式家具,而并非全国所有的家具。
2、明式家具和明代家具是两个概念。
3、我们说的明式家具,是中式家具的巅峰之作,其实是专指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而言,对于农民阶层,帝王阶层,显然另有他们认为美的标准。
4、其实明式家具,最早是起源于宋代,我们从宋代的绘画中,就能看出明式家具的种种端倪,只不过在明代中后期发展到巅峰,并发展到清代前期。
中国美学基于以理节情,情理结合的理想,讲究道、气、虚、无,较之西方更强调在意境上的渲染,追求由内而发的韵味,极具文人风范。明式家具造型大方间练,榫卯精密,坚实牢固,重视美材的自然纹理和色泽,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精于取舍,其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则太少的绝妙境界,令人赞歎。堂前一幅字画,一张香案,两张大交椅,两厢亦是官帽椅六张排开,间有茶几,上有茶盏,庭前天井,滴水瓦当,飞檐挑斗。世好研华,吾耽拙朴。
有关明式家具的制作,可见万历朝午荣编著的《鲁班经》。明式家具坚固耐用,在于其科学合理的榫铆结构。一件家具由若干构件组成,其结合处需通过榫铆连接起来。如格肩榫、格角榫、龙凤榫、粽角榫、走马销、插肩榫等。相对于清式家具,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更多体现在明式家具:儒家的含蓄、天人合一、中正中行,道家的无为、自然,在明式家具完美体现:简炼流畅、稳健典雅、收放有度、 刚柔并济、形神兼备。故有十清不抵一明一说。关于中国艺术,伏尔泰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这个民族已经有高度的文明了”。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是研究明式家具的著作,值得仔细阅读和收藏。另外,王世襄先生提出的明式家具十六品是: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秾华、文绮、研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是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罗汉床的形制有大小之分,一般把较大的称作床,较小的称榻。此件无疑为床。大罗汉床可供卧、坐,床上正中放一炕几,放在厅堂中待客,因此是件比较讲究的实用家具。

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俗称“月牙扶手”,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其扶手两端饰以外撇云纹如意头,端庄凝重。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透射出清灵之气,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气。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由于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围猎、行军作战所用。
灯挂椅是靠背椅的一种款式,其搭脑两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明代灯挂椅的基本特点是:圆腿居多,搭脑向两侧挑出,整体简洁,只做局部装饰。有的在背板上嵌一小块玉,或者嵌石、嵌木,或者雕一简练的图案。座面下大都用牙条或券口予以装饰。四边的枨子有单枨有双枨,有的用“步步高”式(即前枨低,两侧枨次之,后枨最高),落地枨下一般都用牙条。两后腿有侧脚和收分。明代灯挂椅的造型整体感觉是挺拔向上,简洁清秀,这是明代家居造型的特点,可以说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作。
太师椅有书卷背搭脑,也有罗锅枨搭脑,但更多的是由榫卯攒斗的考格搭脑。太师椅椅背一般分三段隔堂装饰,也有四段甚至五段隔堂的,三段最典型,也最协调。一般上段浅雕云纹、如意纹或花卉瓜果;中段是主要的装饰部位,人物、动物、山水景物,无所不雕;下段则镂刻如意纹、蝠纹、云纹,底部镂亮脚透空,使本来厚重、壮实的太师椅在视觉上有一线空灵。雕饰题材的丰富也是清式椅子最典型的特征,甚至在太师椅背的雕刻上贴金、彩绘、嵌镶、堆塑,无所不能,体现了清式椅子华丽的风格。太师椅扶手也是用榫卯攒斗的大考格子制作,一根弯曲自如的线条组成阴阳相间、刚柔相济的图案,而扶手就在图案上,十分巧妙。太师椅座面抹头下有四面束腰,溜肩,使整个椅子线条分明。太师椅没有券口、牙板、牙角等装饰,一般在束腰下溜肩处浅刻精细的卷云卷草纹饰,这些阳线勾勒成的图案,如良诸玉雕,精致细腻,与太师椅庄重的造型形成对比,大气中有秀气,丰富了视觉上的美感。
明式方几
抹头见明榫,桌面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边抹冰盘沿上舒下敛,自中部内缩到底压窄平线。束腰与直素牙条以抱肩榫与腿足结合。腿足上以长短榫与几面边框接合,下展为造型劲快有力的马蹄足。雅条下有罗锅枨与四足相交,皆出透榫。此几造型与八仙、六仙和四仙桌类似,但是体积较小,可能为陈设奇石、瓷器花瓶或盆栽之用。其高于一般桌的高度,可为此用途之证。

明式书桌不仅在比例尺度上有别于厅堂卧室生活使用的家具,而且为构建宁静素雅的古代读书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鲜明的艺术表达.不仅共同反映出简洁质朴的明式风格特色,成为明式家具中的经典,同时刻画出鲜明的审美个性.取得了令人赞叹不绝的人文内涵。

炕几是在炕上使用的矮形家具、炕案较窄,放在炕的两侧端使用。词语出处:《老残游记》第九回:“靠窗设了一个长炕几,两头两个短炕几。”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下死劲抬起手来,在炕几上重拍一下。” 沙汀 《记贺龙》十五:“﹝ 贺龙 ﹞把炕几上三个烧饼拿来摆著,迭著,正是在玩积木一样。
贡宝图六足高面盆架,黄花梨制,雕饰精细。搭脑出头圆雕龙头,挂子透雕草龙。搭脑以下空间安一卷草纹牙板。中牌子嵌装高浮雕山水人物故事纹花板,华丽而高雅。中牌子下方又设一卷草纹牙板,其下方置罗锅枨,下承双草龙牙子。腿足有如栏杆的望柱,柱顶圆雕仰俯莲纹。六足中仅有两足上下有横枨连接。其余四足上下安“横拐子”。上下横枨皆草龙角牙。虽为实用器,但其呈现的完全为艺术品的特质。黄花梨实为呈黄褐色的“花梨”或“花榈”。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有屡角的质感。明,清时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选“黄花梨”制造,其色泽不静不喧,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被视作上乘佳品,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夹头榫小条凳采用夹头榫结构,四足侧脚显著。腿足线脚都做得淳朴可爱。整款呈案形结体,尤其在面板下两侧面不安牙条,任由其空敞,在宋元画中所见桌案多如此,足见此凳犹存古意。

官皮箱是一种体量较少制作较精美的小型庋具,是从宋代的镜箱演进出来的,它上有开盖,盖下约有10厘米深的空间,可以放镜子,古代用铜镜,里画有支架。再下有抽屉,往往是三层,抽屉前有门两扇,箱盖放下时可以和门上的子口扣合,使门不能打开。最下是底座,是古时的梳妆用具。“官皮箱”为北京匠师的俗称。在古代用于放置官印和文鉴等重要资料,多为红木制造,高贵典雅。

两件柜
小型的柜子常用来存放文具、信札等物品,置于案头亦可成为文房一景。这件小型万历柜完全按大型万历柜的比例制作,壸门券口两侧用短料作冰绽纹,格调清新高雅,新颖美观,令人过目难忘。

架子床床座为格角攒边结构,边抹冰磐起混面并向下内敛,抹头见明榫一木连做的束腰与起线直牙条以抱肩榫结合腿足,腿足上端出双榫纳入床底边框,下收为形状美好的马蹄足。床座边框内缘踩边打眼造软屉。下有一双弓带,两根直带出榫装入大边,抹头每边另加二根短枨出榫纳入直带与抹头加强支撑。四根直立角柱下端做榫拍合床座边框四角上凿的榫眼,上承格角攒边造榫卯相接的床顶架子。立柱四角踩委角线。床顶架子以格角榫形成分格,部分由瓣形图案。床顶下与角柱间有格角攒边框挂檐,中有矮老做肩裁入分格,嵌入沿边起线透入灵芝纹的条环板,长边三块,短边一对对。挂檐以双榫与角柱和床顶结合,挂檐下与角柱结合处安透雕卷龙纹角牙。床座上的围子做榫借入角柱,上层为双套环卡子花,下层为攒门灯笼锦图案。背面安一长围子,两侧各一短围子。床组上部结构均可拆卸。
构图的概念来源于哪里
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色彩风景之天空的表现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的演变
厚画法与薄画法的选择与运用
美术高考中常见的五大失分点及解决办法
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承认多个省市美术统考成绩
色彩常见问题之杂而乱
色彩风景之表现规律汇总
油画的基本调色技巧
光感与光感写实
暨南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艺介绍
陶罐"粉"、"脏"、"灰"、"焦
色彩风景意境表现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美术生与文理生的区别与优势
美术高考与统考、校考的区别
变色现象怎样控制
中国抽象国画的种类介绍
怎样避免和克服水粉画出现“粉气”
人体结构的知识的重要性
美术类考生考前如何培养设计创新意识
色彩常见问题之过粉过白
美术生不可不知的绘画口诀 学会它你还担心画不好吗?
色彩之调整
国画中胡萝卜画法步骤全解
简单易懂的水粉画基本技巧
如何用笔塑造对象
怎么才能让临摹事半功倍?
美术艺考辅导之水彩画中水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