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竹刻)洪建华
青年工艺美术师洪建华的传统竹刻作品《竹林七贤》笔筒,日前通过故宫博物院专家组的严格评审,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这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收藏的第一件当代竹刻作品。
自古以来,人们将竹子比若君子,爱其“高风亮节”,竹刻亦为艺林珍赏之品。史料记载,我国竹刻形成专门艺术始自明清,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但清代嘉庆以后,竹刻水平逐渐衰退,至清末竹人已为数不多,此后,最能体现竹刻功力和技艺水平的深浮雕更是无人能刻,竹刻艺术一度濒临绝迹。洪建华今年35岁,虽没有省大师、国大师的头衔,但他出生在安徽徽州,那里曾是明清时期著名的“雕刻艺术之乡”。他从16岁起甘于寂寞,操刀不辍,潜心钻研竹刻艺术,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精华,攻克竹刻技艺尤其是深浮雕难关,终于成功再现了明清竹刻的艺术风采,并新创出许多精美作品。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博览会上夺取金奖,深受祖国内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收藏家的青睐。今年,他本人也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工艺美术家。
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梁金生主任介绍说,此件被故宫收藏的《竹林七贤》笔筒,曾在今年8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中艺杯”金奖。它取材于黄山毛竹,正圆高16.5厘米,直径14.5厘米,主题刻化了晋代诗人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其雕刻手法为深浮雕,有四到五层刻工,最深处离竹簧只有3毫米。整个画面布局巧妙,疏密相间,虚实相生,深得故宫专家们的好评,一致认为此件作品构思得当,雕刻技艺精湛,继承了明清的雕刻技法和构图方法,可供研究、展览之用。
故宫博物院竹木牙角专家刘静认为,竹雕作为立体书画,为雕刻艺术中的精华。《竹林七贤》笔筒在绘画的基础上,仿照古代图录,所刻苍松翠竹,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层次众多且又极为分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松树的古老苍劲跃然竹上;所刻人物生动逼真,人物神态面面俱到,连侧脸人物不能正面看到的另半部脸上的表情、眉眼也细细刻出。其雕刻技法炉火纯青,文风厚重,大有清初竹刻大家吴之?之风范。其雕刻磨功也极到位,表面侧削部位平滑,竹筋可以看见却摸不到,充分体现了明末清初的竹刻艺术特点。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认为,故宫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不仅使故宫迈出了从古代走向近现代新的一步,而且给工艺美术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将鼓励更多美术师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齐白石精品画作亮相园博馆
“觉jue—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佛罗伦萨展”盛大开幕(组图)
诗花墨雨 花鸟画展在中国书画美术馆开幕(组图)
波光粼粼赏西湖秋景 白马湖畔展工艺风华(组图)
基弗特展将携87件作品亮相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图)
郑路上海首个大型个展即将开幕 现场展出8组新作(图)
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免费雕塑展在悉尼邦海滩展出(组图)
首家中华文促会文化产权市场协作体省级基地等落户上海(组图)
诗性工笔——张伟民花鸟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组图)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中琅展览创作中心落户江宁谷里(组图)
《青春·筑梦宋庄》大型青年艺术家写生活动作品展开幕(组图)
大帅金印卖出800万:张献忠宝藏价值几何(图)
亢龙有悔:亢世新个人作品展将举办(组图)
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今年内基本建成并开放(图)
故宫1.5万平米临建明年拆完(图)
观——米巧铭油画作品展旧金山站圆满落幕(组图)
“觉”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佛罗伦萨发布会在政协礼堂举行(组图)
广州首间宜兴紫砂名家艺术馆喜迎藏友(组图)
圆明园长春园宫门首次迎客 曾仅供皇帝出入
行色:尼瓦尔唐卡·艺术展在京开展(组图)
莫高窟邀百位摄影师进窟创作:闪光灯影响微乎其微
邱志杰张梓倩联合策划艺术展将亮相金杜艺术中心(图)
69年前房租契约 为研究鲁迅晚年居住地提供佐证(图)
《古罗马的辉煌》文物精品展下周亮相昆明(图)
80位艺术大家数百件佳作集中亮相中原285米双子塔(组图)
“喧嚣之中保持沉默”任显印个展在京开幕(组图)
32枚恐龙蛋化石险被2000元买走(图)
岁月留痕——赵建民中国画展即将在京开幕(组图)
珍贵的古书画要经历多少次手术才能活下来
盛乐古城南城首次发现唐代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