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代家具追求神态韵律,造型古朴典雅,清代家具崇尚雕刻和镶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明清家具以精湛的工艺、流畅的线条和木材本身的纹理色泽,透露出中国文化特有的风貌,也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床的起源:
床在我国起源很早。《诗·小雅·斯干》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商君书》言:“人君处匡床之上而天下治。” 庄子《齐物论》载:“与王同匡床,食刍豢。”春秋战国时期的“床”已经包括了两种含义,既是卧具,又是坐具。《诗经》里的“载寝之床”即卧具,而《商君书》、《齐物论》里的“匡床”则指坐具。
东汉许慎《说文》曰:“床,身之安也。”汉末刘熙《释名·床篇》称:“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又云:“人所坐卧曰床。”可卧的床当然也可用于坐,而专用于坐的床大都较小,不能用于卧。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中,曹植即坐在仅供一人使用的方形小床上,这种床也称“独坐床”。自汉代以后,“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坐具称床,其它用具也多有称床的,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欹床、册床等。
关于床的材料:
一、紫檀木,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
紫檀木细部特征
二、黄花梨,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有香味,颜色由浅黄到紫赤,纹理清晰美观,考究的明式家具多用老花梨木制成。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黄花梨细部特征
三、红木,即酸枝木,泛指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植物,产于我国广东、云南以及南洋各岛等,有黑酸枝、红酸枝、白酸枝三种。其年轮纹大多呈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木质仅次于紫檀。
红木细部特征
四、铁梨木,又称“铁力木”,是长得最高大的硬木树种,主要产于我国广西、广东两省。其木质坚硬而沉重,呈紫黑色,色泽纹理与鸡翅木极为相似。
铁梨木细部特征
五、楠木,产自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为常绿乔木,高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传说这种木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楠木美观,但不如其它硬木坚实华丽。
楠木细部特征
六、黄杨木,黄杨木为常绿灌木,四时不凋,生长极为缓慢,传说每年只长一寸。黄杨木木质坚硬,不易开裂,因其难长,故无大料,常用以制作中型文玩陈设、印章或镶嵌等装饰材料,其色彩艳丽,佳者色如蛋黄,与深色木材互相映衬,异常美观。
唐勇力中国画笔墨散谈
曹善华:书法创新不可人为设计(图)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组图)
传统书法与新诗的笔墨情缘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组图)
朱非书法:谦谦君子的刚正雄壮(组图)
王宏伟:“当代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底线何在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
王南溟:新古典主义与流行书风理论的脉络
刘会群的蛋雕艺术(组图)
朱德群:现代主义艺术的离去和归来
刘开渠:对雕塑创作的几点意见
文创设计需要中国智造
当代中国画发展具备出大师历史条件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组图)
杨超:用美术馆给传统文化补课
杨川庆:面向五四诗风,回归新诗传统
顶尖书法家得意之作从何处来
于永茂:有灵魂才有山水真意(组图)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图)
中国书法口决(图)
投资收藏也要讲规则
故宫限流比涨价更紧迫
贾雨的中国式抒情——贾雨原生态绘画作品赏析
余果:“当下”是对艺术行动的拖延
何为当代水墨:作品与水墨媒材有关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组图)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