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秋景图》
书画艺术发展到宋代,十分繁荣,宋朝宫廷中还建立了完整周密的画院制度,院体绘画正是在宋代走向成熟。
院体绘画的显著特征是写实,无论笔墨、构图还是造型都强调形与意的真实表现。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都是代表性人物。
刘松年,号清波,浙江金华人。工山水人物,画风笔精墨妙,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而《四景山水图》正是刘松年的代表作之一。
《四景山水图》是一组绢本设色画,由四幅画组成,分别绘制了春、夏、秋、冬四景。其中的第一幅是《踏青图》,图中春花烂漫,杨柳葱翠,远山迷朦,给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美好感受。堤头二人牵马携盒走向小桥,像是春游归来的样子,而过了小桥的庭院门口,童仆们正在忙碌着。
第二幅是《纳凉图》。图中夏木浓阴,碧荷点点,湖边庭院前花木丛生,并以湖石点缀,水阁伸向湖中,主人则端坐于庭院纳凉观景。
第三幅是《秋景图》(见图)。图中老树经霜,庭院以树石围墙,还有小桥曲径通幽,似乎与外部湖山景观相隔离,仿佛有挡秋之意。庭中一老者独坐养神,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闲情逸趣。
最后一幅是《赏雪图》。图中山裹银装,地面和屋顶都铺满积雪,而远山近石,万籁俱寂,显得一片苍茫。湖边的四合院旁,高松挺拔,小桥上一老翁在侍者的导引下骑驴张伞,似乎是去踏雪寻梅、寻诗觅句。
《四景山水图》全卷以精致笔法描绘出南宋士大夫优裕闲适的生活,画中背景有山有水,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笔墨苍逸劲健,行笔设色严谨,构图疏密有致,画面感不会雷同。整组作品风格古朴却又不失高雅,季节渲染得体,创造了对应不同季节特征的不同意境,极富南宋画院作品的特色。
此外,刘松年擅长于画界画,在《四景山水图》中,各幅图画中的庭院建筑规模皆不小,且位置都在近处,占有较大比重,画里的庭院楼台工整精巧,或富丽,或古朴,人物虽小却形神完备。这也说明刘松年的立意不仅仅是描绘四季的风光,更在于突出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刘松年善于构建画面氛围,能够寄情于画,用画作体现情怀,表现了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极大地拓展了写实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
在《四景山水图》画后,有明代李东阳的跋:“刘松年画考之小说,平生不满十幅,人亦难得。此图四幅,写作数年遒成。今观笔力细密,用心精巧,可谓画之圣者。”而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也称刘松年为南宋四大家之中的佼佼者:“南宋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
刘松年还是一位爱国画家,曾画过《中兴四将图》,以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四景山水图》中,刘松年在表现南宋士绅官僚优裕闲适生活的同时,似乎也从侧面透露出对那些专注享乐的官僚的不满。
浅谈“太平天国背圣宝”大花钱
“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亮相故宫
关于青铜器中的清代收藏家及其著作
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 去故宫看良渚瑰宝
最大规模龙泉青瓷展开幕 一批海外收藏的文物回国参展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展出
良渚珍品亮相故宫 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
“万物熙攘:第54届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展”在蓉启幕
夏天储存白酒基本要点
“多维生成——艺术作品邀请展”亮相长春(组图)
北京艺术区的流变史何以呈现?
“艺术进入社区:人与自然”觉苒空间周年庆展
龙泉青瓷精品齐聚故宫
重彩鲁石庆祝建国70周年公益书画展即将开幕
“筑墙练习”施昀佑个展
800余件龙泉青瓷首度聚首故宫 多国海外博物馆精品展出
徐悲鸿香港办展 灰布军装助抗战
良渚玉器“琮王”“钺王”同现故宫博物院
如此诱人的诗歌:《唐璜》手稿在英展出
探索AI时代《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开幕
“水墨情怀—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展”在波黑揭幕
“世界的花园: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主题展
大开本《奇袭白虎团》连环画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艺术博物馆举行(组图)
青春飞扬——2019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巡展走进贵州
“水墨情怀——中国国家画院水墨艺术欧洲巡展”波黑启幕
清代“同利号”水龙标牌
辽博展出旅美画家侯北人手迹等资料 记录其百年艺术生涯
丝路“船”说——探秘“南海I号”展览在广州开幕
故宫博物院举办良渚与古代中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