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徐渭《黄甲图》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每年秋收时节,螃蟹黄满膏肥,此时也是品尝蟹肉的最佳时机。古人吃蟹讲究颇多,许多文人墨客还会将螃蟹写入诗中或是绘入画中。
图2 徐渭1586年作《花卉鱼蟹图》手卷
在画螃蟹的画里,明代画家徐渭笔下的蟹独树一帜。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的别号很多,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漱仙等。徐渭算得上是一位奇才,集诗文、戏曲、书画成就于一身。徐渭笔下的蟹,和他的其他画作一样,用笔放纵,不追求形似,而是突出感觉。比如,在他的《黄甲图》(图1)中,他便以奔放精练的笔墨来画出螃蟹的爬行之状。
《黄甲图》中的蟹,身子是用三笔浓墨涂抹而成的,八条腿蜷曲收拢,值得注意的是,螃蟹的两个蟹螯却画得大而细致,蟹螯上的齿纹用笔尖点得很是锐利。这只蟹正在爬行,但显得颇为笨拙,可以看出它并不是快速移动,而是缓慢前行。这只蟹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集浓、淡、枯、勾、点、抹等诸多笔法为一体,螃蟹造型写意,却质感、形状、神态全在,生动形象。
在螃蟹上方,是两枝肥阔的荷叶。荷叶用笔阔大,偃仰有致,已经显露出凋零之状,彰显了清秋气氛,更让人感觉到了无尽的秋意。值得注意的是,徐渭在绘画时往水墨中加入了适量的胶,避免水墨渗散。
在《黄甲图》的右上角有徐渭题诗:“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指的是螃蟹昏昏沉沉、胆豪气粗、腹中空空,偏偏却有着一副与众不同让人不识的样貌。而这个时候黄甲吃香,所以让它独能黄榜题名进登甲第。因此,许多人认为,徐渭此画是借螃蟹粗鲁横行的形象,来嘲讽当时那些胸无点墨、世人不耻,却能依靠人脉关系或金钱徼幸高中、身登甲第的人。
而在徐渭的《花卉鱼蟹图》卷(图2)中,徐渭同样以春水墨狂放的笔锋,一气呵成,绘出了一只简约却颇具神采的螃蟹,描绘了深秋时节螃蟹的横行之态。而在这幅画卷的蟹画中,他也题诗道:“老人画懈(蟹)复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将甲胄欲何为。”他抓住了螃蟹饱食稻子(“黄云”指稻子)后躲在洞穴中的特点,讽刺那些饱食终日、享尽荣华而不愿为国作战的武将。
此外,徐渭还有《题画蟹》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说的是秋高稻熟时,江村蟹肥,别看螃蟹双螯如戟挺立在青泥之上,但如果把它翻身朝上画在纸上来看的话,那么就像董卓圆团团的肚脐了。董卓是汉末权臣,因作恶多端,死后士兵在他肚脐上点了灯,脂膏流了一地。这是抓住螃蟹秋后正肥、腹中充满脂肪,蟹黄的特点,来讽刺那些脑满肠肥的封建权贵。
徐渭对蟹观察细腻,最擅长刻画螃蟹的爬行状,他笔下的螃蟹活灵活现,往往寥寥数笔,螃蟹的质感、形状和神态俱足。实际上,徐渭创作蟹画多幅,题蟹画诗多首,他很喜欢运用螃蟹的不同特征,对世情作不同侧面的讽刺。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弊端显现,许多真正有才华者常屡试不中,像徐渭这样的奇才,连应八次乡试都未能中举,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常能高中,然后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徐渭对这种现象极为不满,故借用螃蟹的形象来进行讽刺。
徐渭的画作对后世影响很大。画家齐白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过一幅螃蟹画,上书“看你横行到几时”,以表达他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抗日必胜的信念,我们从中似乎也能看到徐渭的影子。
从文化差异看海外捡漏
中间美术馆新展“想象·主流价值”举办(组图)
龙门博物馆举办2018荣宝秋拍敦煌写经巡展
张继馨艺术馆上演音画联展
卧游之乐——版画中的东方意蕴
2019年内蒙古艺术类专业考试实施办法出炉
关于2019年上海体育学院艺术类专业取消校考的说明
文同与湖州竹派主题展在杭州举办
“区间”当代水墨名家研究展
《国画西瓜》教案
“海派当代美学与青年艺术展”在布鲁塞尔举行
“邻人新面”布鲁斯·李·米勒印度和喜马拉雅摄影展(2014-2018)
吴冠中力作扛鼎秋拍 80幅精品汇聚湘博
新媒体艺术展赢得年轻人“芳心”
董其昌书画大展即将开幕
2018宁波象山中岙村“橘”公共艺术节
2019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招生简章
超市中如何选购葡萄酒?
北京故宫藏齐白石原作月底亮相湘潭
“景-观”闵一鸣英国牛津个展
邮票上的石涛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中国戏曲学院2019年面向江西省招收赣剧本科生公告
美在艺坛留佳话,情结苏扇结友谊
张大壮《群虾图》妙趣横生
半壁江山——仝凌飞山水画展于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组图)
“中得心源”九人书画艺术展在京开展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报名启动 一考免三考
大美青海图片展亮相荷兰海牙
翰墨现代2018全国书画精品展暨第二届长三角书画院联展在杭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