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南叶县余庄遗址发掘现场的一探方内,豆、觚器物一字排列。
墓葬内食器、酒器等成组搭配、摆放考究,历经4000余年,依然看得出龙山文化时期鲜明的礼制色彩。
这是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叶县余庄遗址。其发掘出土的一批随葬器物,为研究中原地区的礼制起源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龙山文化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夏商周文明历史之前,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文化遗存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图为河南叶县余庄遗址发掘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陶器。
进入商周时期,人们在祭祀、宴请、随葬等方面都有等级森严的礼制,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等。
作为“考古中国”五项重大项目考古成果之一,余庄遗址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是龙山文化时期沙河中游地区的中心聚落。遗址中的龙山墓葬规模较大,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夏代早期国家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其中,以10号龙山大墓随葬器物最为丰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说,“这是已知的中原地区随葬器物最丰富、等级最高的龙山墓葬。”
图为考古人员现场讲述余庄遗址出土的成组器物,凸显鲜明的礼制色彩。
记者近日赴余庄遗址实地探访。在10号墓中,记者看到单棺葬有一人,仰身直肢葬;棺外一人或为殉葬,亦为同一姿势。细数墓中器物,共有33件陶器,以泥质黑陶为大宗。其中1件放置在墓室内人腰部左侧,其余均在墓室内二层台上。
吴伟华介绍,“这些随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两大类,其中的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类成组,数量为7组,呈现出鲜明的礼制色彩。”
移步再看,另一处探方里的一组陶器中,亦有7组豆与觚一字排列,与10号墓内的主要器物数量相同,反映出相同的礼制观念。
皆可盛酒的豆和觚为古时礼器。“不能操觚自为。”商周时期,觚非一般饮器,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
吴伟华说,在古代,礼器的使用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和身份。“这不难让人联想起后世列鼎列簋的礼制,墓中的殉人更是彰显了墓主人的贵族身份。”
与之相反,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些龙山小墓里一无所有,可见等级贫富分化在当时已经很明显。
纵观余庄遗址,目前清理出的墓葬、房基、灰坑及窖穴等各类遗存已逾数十处,这有助于深化夏代“早期中国”的社会分层、等级制度,礼制现象和规制的认识。
【活动预告】迎国庆——“金秋雅集——江苏中国画八人作品展”
赏画|吴镇《渔父图》
17岁重庆艺术少女首办画展(图)
“君不见——杨福音的绘画艺术”展亮相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开展(组图)
书法专业的论文可咋写(组图)
杭州工美馆带你思考“生命观”
如何引导少儿水墨画教育(组图)
湖北首次大规模展出曾国遗址近10年出土文物精品
江南艺会,“宁”愿有“苏”。苏州的美术后浪即将登陆大“蓝鲸”
江南好——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江南收藏·展会活动】
【上海油雕院|展览】“初芒计划(2020)——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
《山东省农民画作品展》在山东省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举办
浅聊艺考中的录取制度(组图)
从游·溪山行旅——书画印精品大型主题展
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来了,逾万工艺美术精品亮相
和而不同 中国当代书画家关仁山、任伟联展在唐山举行
现场|绘制七夕文化地图 仙女湖首秀公共艺术展
展览推荐|蔡磊个展《单 元》将展出最新创作
2020艺术深圳如期而至 多方式呈现当代艺术盛宴
200余件(套)福建传统工艺品亮相国博(组图)
浅析海内外艺术院校的差别(组图)
“妙染寻幽——山东省古代绘画精品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2021年广东高考报名时间为11月1
焦小健新作展在杭州人可艺术中心开幕
“HELLO,2020!”少儿100艺术展启幕(组图)
国家画院办展聚焦“会当凌绝顶”主题
无形的剧场——范勃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展出
中国美术馆举办“以美扶智——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
【艺术长廊】吕应鑫荐:清末“海派四杰”蒲华《平安竹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