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走进逸夫博物馆,迎面即可看到四个明亮的展柜静静伫立在大厅中央,原来,嫦娥五号落月取土的功臣之一——模拟月壤,正在逸夫博物馆展出,为广大观众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月球陨石
本次月球探测器计划将首次实现从月球的采样返回,把月壤等宝贵样品带回地球,有望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肖龙教授作为嫦娥五号钻取子系统飞控专家组成员参与此次计划。
月面采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研制出与实际月壤性质相似的模拟月壤,以确保钻取工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为保障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的顺利实施,肖龙教授团队基于美国和前苏联月球返回样品性质的调研和嫦娥五号预选着陆区地质特征、月壤性质等的研究,结合不同的试验目的,研制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模拟月壤,包括月海低钛模拟月壤、月海高钛模拟月壤和低重力型模拟月壤等。肖龙教授团队研制的各种类型模拟月壤已广泛应用于嫦娥工程试验、月球样品预研究、月面原位资源利用研究之中,例如采样机具钻取、抓取和铲取模拟试验,月球车行驶试验,月球样品制备技术和分析测试方法,月面建筑3D打印等,有力支持了嫦娥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及后续任务的开展。
为从科学角度满足公众对于国家探月工程的求知欲,普及天文学知识,地大逸夫博物馆在肖龙教授及行星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策划了《九天揽月.筑梦苍穹——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重点展示系列模拟月壤,同时陈列珍贵的月球陨石、火星陨石、揭示太阳系原始成分的奥尔盖碳质球粒陨石模拟样品、协助NASA勘探任务的Orbi Tech模拟火星壤、墨西哥奇瓦瓦州上空坠落的阿连德陨石、2018年6月降落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曼桂陨石等,拉近公众和月球的距离。
据悉,本次展览从12月7日持续到12月22日,市民可通过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惠游武汉平台免费预约参观。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启潮玩艺术季
9月1日起美国将对中国艺术和古董征收10%关税(图)
法籍华人宁波开展,法国巴黎博物馆资料库都收藏了他的画册!
人生旅店 | 艺术沙龙展
翁同龢后人捐赠画作 9月首次展出(组图)
原创 神秘传世古画,不知道其背后作者是谁,一道阳光揭开了身世之谜
2019年广东美术联考评分标准
“学院光谱”全国美术院校师生联展
四年级美术下册《双胞胎》教案
太原发现唐代墓葬 壁画显示墓主身份不寻常(组图)
明代瓷画“鸣凤在竹 潜鱼出渊”
90岁的浙江省博物馆带你听琴音赏山水(组图)
布里诗画廊发布ArtistYoung项目 首推姚磊个展“罔两问景”
苏轼传世真迹长春展出 受墨客热情追捧
140件工艺美术作品亮相国家博物馆 台湾陶艺师参展
四年级美术下册《卡通画》教案
云南农民工书画摄影展聚焦“建设者之歌”
2020年河北舞蹈类专业统考大纲和说明
2020年广东省广播电视编导术科统考考试说明
2020年河北美术联考考试内容
倪有鱼装置个展“∞”开幕 多件作品首次亮相
卢浮宫《蒙娜丽莎》搬家 排队一两小时看30秒(组图)
鄂豫皖三省政协书画联展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吉尔吉斯斯坦一座千年古墓发现诸多中国元素(组图)
“陈军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3位中外艺术家反思“机器人间”
文心芳华 刘阔博士花鸟画作品展开幕
四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教案
七次进藏勾勒“十万彩虹”:女性艺术家熊文韵创造的“艺术神迹”
“依然海上”六人油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