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美术院校的素描头像考试,多采用默写的方式。一是因为考生数量的加剧,招生院校为节省费用,以图考场便利,减少支付模特费用的麻烦。二是作为全面考核考生理解和记忆概括的能力,所采取的一种方法。这样对于初学者,就增加了应对的难度,考生怎样有效利用考场的三小时呢?
一、注意考试内容。当考场人员把试题公布后,不要急于动笔,首先看几遍考试内容和要求,搞清楚了,再决定下一步的任务。当然素描头像的考试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1、男肖像与女肖像
2、青年、中年与老年
3、正面、四分之三侧面与正侧面
4、平视、俯视与仰视
针对考试要求,自己先设定一下效果,找出考试内容中,几个关键要点,结合自己平时看到或临摹过的作品,想想他们是怎样处理的,总之作画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
二、定好构图。一般情况下,考场气氛紧张压抑,很容易让人慌乱,对于一些关键环节往往不假思索,草率应付,从而失去得分点。特别是第一步的构图,看似不重要,但如若出错则直接影响最后的整体效果。构图太大或太小,偏左或偏右,视觉不均衡将会影响评分的第一印象。
三、严格造型。默写头像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不必要强调什么特征,可以依赖的也仅仅是基本的人像比例,天津画室即“三亭五眼”,这也是造型最为关键的凭据,当然在基本比例准确的同时还有注意形状的透视。总之在造型这一关,你必须做到比例舒服,大方而不别扭。
四、重视结构。在进行具体刻画和塑造时,要注意几个部位的结构点,例如额骨、额丘处的变化、颧骨的形状和起伏、眉弓的形状与周围的契合关系、鼻子的基本构成、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的结构规律、下颌角与咬肌的关系、下巴的体面转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表现人物头像不可忽视的关键部位,这些地方一定要力求深刻而准确。
五、强调效果的完整。不管我们的试卷局部刻画的多么深入具体,效果的完整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主次关系的加强与弱化,明暗关系的对比与统一,头发与头颅的依附关系,头发与面部的协调关系,头部与脖子的连带关系等等都是我们最后需要加强的,当然形象的生动传神也是一副头像默写的关键。这也是试卷争取高分的法宝。
六、避免一些毛病。对于初学者,素描头像的默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也在所难免。包括造型的扭曲和丑相。塑造的琐碎和空洞,画面“花”、“乱”、“碎”、“空”、“灰”、“平”,层次混乱,调子漂浮,卡不准结构,形体臃肿,不结实。整体关系杂乱无章,没有主次关系。表现风格追求极端,随心所欲,不假思索,企图投其所好,追求所谓“美院风格”,方法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都将可能被划入抵挡分数的范围。所以有目的的克服这些毛病,对我们进行头像的默写是大有裨益的。
五年级上册《偶戏》学案人美版
油画色彩的形态及功能琐谈(图)
小议山水画之“正、大、雅、静”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
朱绍良坚称《功甫帖》为真迹
关于水墨“还乡团”与传统“回归”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组图)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组图)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组图)
武松杀嫂雕塑仅是场地选择不妥吗
艺品鉴赏
中国的美术馆理想:梦里花落
门罗:不会把现实人物直接写进书中(组图)
马遂千里志,御风行天涯——马年话马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
钟刚:2013中国美术馆观察
2017重庆影视统考表演播音主持考点安排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色彩的心理效应
梁晓声:读书是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人民日报评论:博物馆切忌因商而伤
艺评家谈裸睡艺术:裸睡就是一个噱头(图)
年轻艺术家评选热缘何弊端重重
浙江传媒学院2017年承认浙江省艺术类联考成绩
形神兼备 技近乎道—李英的人物画艺术(组图)
李公明:以公共艺术介入中国社会
黄永玉:在艺术的蜜缸中游走
官员雅贿:风雅面纱下的权钱勾兑
翟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