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基本技法不扎实
基本技法的训练是以后专业训练的基础,在整个美术专业的复习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考生必须踏踏实实地从排线条、拉直线等最基础的开始,一步步循序渐进,并辅之以透视、结构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后,再去深入学习其它的。否则,如果一味地求快,而对基本技法没有足够的重视的话,便会如沙地建房似的,到头来只能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误区之二:图案设计不重视
考生一般对素描、色彩还较重视,但对图案及专业设计却常常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其实,后者是考试时最易得分,也是最易失分的地方。不少的初学者甚至连什么是二方连续,什么是适合纹样、套色也未弄懂,就兴冲冲地去应试了,结果当然不理想。实际上,只要你好好地坐下来,看看书,收集一些资料或请教一下有经验的老师,再适当地投入一定时间练习一下,这部分的考分并不难得。一般的考生往往认为“图案吗,考前临时看看,背背就行了,没必要花多少功夫去重视它”。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素描、色彩等专业训练上。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得不偿失。96届考生朱某便亲身体验了一回:他把功夫一心只放在感兴趣的素描、色彩上,对图案漠不关心,只在临考前,潦潦画了一个图案草稿就去应试了。结果,在第一所学校的专业应试中,朱某的素描、色彩等专业很轻松地都过了,但图案却是创作设计,平时异常自信的朱某,此时慌了手脚,创作设计考得很不理想。图案设计看似简单,但其中也有很多的构图原理、设色方式及制作技巧等需要认真对待。在针对第二所学校的考前训练中,朱某对图案设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误区之三:画面效果不统一
画面效果的调整统一(如画面主次、虚实的调整,色调的统一等),是绘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犹如文章的最后修改及润色一般,删去繁琐细节,突出主体,使作品趋于更完美。
然而,有些考生在训练中很容易忽略、甚至漠视这个环节,他们一心只想着把考卷的每个角落都画得很好,却忽视了重要的因素——画面的整体效果,以致画面显得“碎”、“花”。以素描人像而论,首先,我们要构好动态,打准外形;其次,我们要耐心而严谨地找准骨点、五官具体结构比例及大体的明暗度;然后,再由实至虚、由主至次,依次人为地处理好五官间的关系,强调深浅、实虚的对比及空间感的塑造;最后,一定要留部分时间来调整好画面的整体实虚,突出主体,弱化陪衬物。(一般实虚顺序,石膏人像为:鼻子——眼睛——下颌———颧骨及颞骨、头部、胸部等,人像为:眼睛——鼻子——头发——下颌——颧骨及颞骨、胸等。)
误区之四:现实与理想有冲突
这也是文章开头的那位考生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其实,考生在美术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基础后,就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现实情况选择专业学习的方向(或纯美术,或师范美术,或工艺美术等)。确定好了目标,才能在计划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成效地组织学习。
在临考前,考生最好能根据自己的愿望与本人的实际水平来选择相应的学校。如果你执着于只报考某一学校,那么首先你需要好好地去研究一下那所学校的考题类型及学校办学方向、教学风格(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进入那所学校的考前辅导班学习一段时间,做到最大程度地适应那学校的考试,提高竞争力。例如你是擅长严谨、凝重的纯美术画风,却一心想要去考以色调明快、轻松,强调装饰风格的工艺类的学校,那么你的画法在这所学校组织的考试中自然不会得到什么高分。
唐宋名瓷现代传人与台湾陶艺名家两岸交流展举办
孔奇:赋予农民工美的充实和力度
可以丈量价格,无法丈量艺术
花鸟画名家何水法助推中原文化产业发展
山东省东营区文联组织书画界开展文化拥军活动
“央视主持人书画展”在京开幕
“体育电影海报收藏展”亮相中华世纪坛
阿拉伯艺术家伊春展出采风作品
再读王盛烈经典作品《八女投江》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初选出草图
奥运冠军肖像展现“光荣与梦想”
中国美协会员统计数据出炉
张静伯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朱乃正:手握毛笔的自信
崔如琢艺术展闭幕庆典举行
贾理新花鸟画作品南京展出
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预展
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成立
伦敦·北京·奥运情
“墨韵华风”书画篆刻展将在韩展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工作会议召开
古陶瓷基因库落户王府井
吴长江:浓郁生活气息和清新艺术品格
苏上舟:以修行追求精神的至上
广州三年展“见所未见”将开幕
王迦南蔡小丽伉俪画作河南展出
首届意中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在即
陈履生博物馆建筑摄影展亮相福建
娄正纲:抽象水墨的“造境”
造型艺术新人展推介艺术新青年